成語《幕里紅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幕里紅絲:mù lǐ hóng sī
詞源: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牽絲娶婦》:“唐郭元振少時美豐姿,有才藝,宰相張嘉貞欲納為婿,元振曰:‘知公門下有女五人,未知孰匹,事不可倉卒,更待視之。’張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誰是匹偶,以子風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絲于幔前,使子取便牽之,得者為婿。’元振欣然從命,遂牽一紅絲線,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隨夫貴達也。”
詞由:唐時有個名叫郭元振的年輕人,不但有才有藝,而且長得風骨奇秀,十分英俊。宰相張嘉貞想招他為婿。元振說:“大人一共有五個女兒,不知將哪一個許配給我?”張嘉貞說:“我五個女兒各有姿色,我也不知哪一個適宜匹配。我想讓她們藏在帳幕后,各牽一根紅絲留在幕外,讓你任意選牽,牽中的就將她許配給你。”元振欣然答應。結果,郭元振牽著第三個女兒,就娶為妻子。
詞義:原指唐宰相張嘉貞想以郭元振為女婿,讓他用“幕里牽紅絲”的方法選擇女兒。后用來比喻擇妻。
書證:元·高明《琵琶記·奉旨招婿》:“屏間孔雀人難中,幕里紅絲誰敢牽?”
上一篇:成語《巢林一枝》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平步青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