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之乎者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之乎者也:zhī hū zhě yě
詞源: 宋·僧·文瑩《湘山野錄》:“太祖幸朱雀門,指門額向趙韓王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對曰:‘語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 助得甚事?’”
詞由: 宋太祖趙匡胤將要擴展宋都汴京的外城, 有一次, 他駕臨朱雀門, 親自勘察、設計規劃。當時,只有一個韓王趙普保駕在旁。太祖看到城樓上寫著的“朱雀之門”四個字, 當即指著門額問趙普道:“為什么不只寫‘朱雀門”三字, 用上那個‘之’字有什么用呀?”趙普回答說:這是個語助詞。”太祖聽后大笑道:“那 ‘之乎者也’ 能有些什么幫助啊?”
詞義: 之乎者也, 四個文言虛詞。諷刺人們說話故意咬文嚼字, 玩弄詞藻。亦作“之乎也者”。
書證: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正末云:‘姨娘不知, 圣人云:“富家不用買良田, 書中自有千鐘粟。”小生我雖居貧賤, 我身貧志不貧。’……旦兒云:‘誰聽你那之乎者也的。’”清·吳敬梓《儒林外史》 第六回: “嚴貢生便走過來, 見了王德、王順, 之乎也者了一頓。”
上一篇:成語《為虎作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九死一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