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擒賊擒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擒賊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g
詞源: 唐·杜甫《前出塞》詩:“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鳳姐)因而對平兒道:‘俗話說, 擒賊必先擒王。……’”
詞由: 賈府的鳳姐(王熙鳳)因爭強斗智, 操勞過度,心力虧損,病了。因而家務瑣事由李紈協理。李紈性格溫順, 王夫人怕她縱容了下人,又派探春合同李紈裁處, 還請寶釵從中幫忙。鳳姐雖在病中, 但想到探春、寶釵是初次管理家務, 怕難制服下人, 因此對平兒說道:“俗話說, 擒賊必先擒王。下人要生事,一定是拿我開刀。如果他們要駁我的事, 你可別分辯, 你只是越恭敬越說駁的好才是。”由于鳳姐用了“擒賊先擒王”的手法, 再加上探春的精細處不下鳳姐, 因而探春把家務事處理得有條不紊。
詞義: 捉盜賊要先捉頭頭。擒: 捉拿。比喻作戰要先除首惡或主要敵人, 也比喻做事要抓住關鍵、要害。
書證: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這不怪你要不懂了, 姓李的就是李純客, 他是個當今老名士, 年紀是三朝耆碩, 文章為四海宗師,如今要收羅名士, 收羅了他, 就是擒賊擒王之意。”
上一篇:成語《操刀必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擢發難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