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非同小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非同小可:fēi tóng xiǎo kě
詞源: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八回:“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 非同小可?!?/p>
詞由: 蔣門神依仗孟州張團練的勢力,霸占了施恩的市井酒店快活林,并把施恩打得數月起不了床, 施恩病體稍有好轉后就請武松為他報仇, 去快活林打蔣門神。武松滿口答應,但要依他一件事,即沿路每遇一個酒店要請他吃三碗酒。武松沿途吃酒, 到達活快林時只有五七分醉, 但他卻裝做十分醉的樣子。武松進到快活林酒店, 馬上要上等酒喝, 有意挑剔尋事。酒保見狀,急告蔣門神。蔣武二人在大路上相遇,武松先用拳頭虛晃一晃, 便轉身, 再飛起左腳, 踢中小腹, 轉過身來,又飛起右腳踢中額角。這一招喚做玉環步, 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 非同小可。打的蔣門神在地上叫饒。”
詞義: 不同于一般小事。小可: 尋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況嚴重,不可輕視。
書證: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 進了鄭家門, 這一驚非同小可, 只見鄭老爹兩眼哭得通紅?!鼻濉だ顚毤巍豆賵霈F形記》第一回:“鄉里人眼淺,看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
上一篇:成語《青白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韓信將兵》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