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澤問相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蔡澤者,燕人也。游學干諸侯小大甚眾,不遇。而從唐舉相,曰:‘吾聞先生相李兌,曰“百日之內(nèi)持國秉”,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舉孰(熟) 視而笑曰:‘先生曷 (xie) 鼻,巨肩,魋(cui) 顏,蹙齃(e),膝攣。吾聞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澤知唐舉戲之,乃曰:‘富貴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壽也,愿聞之。’唐舉曰:‘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蔡澤笑謝而去,謂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qū),懷黃金之印,結(jié)紫綬于要 (腰),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集解:“刺齒”二字當作“嚙”。
【今譯】 蔡澤是戰(zhàn)國時燕人,四處游說謁見大小諸侯,但都不被賞識任用。他去找唐舉看相,問:“我聽說先生給李兌看過相,說他‘百日之內(nèi)掌國政’,有這回事嗎?”唐舉說:“有的。”蔡澤問:“那么我怎么樣?”唐舉細看了蔡澤一番,笑道:“先生朝天鼻,端肩膀,鼓腦門,高顴骨,兩膝彎曲。我聽說圣人相貌不佳,恐怕就是指先生吧?”蔡澤知唐舉取笑他,于是說:“富貴我本來有,我只不知道壽數(shù),想聽聽你的。”唐舉說:“先生的壽數(shù),從今以往四十三年。”蔡澤笑著致謝走了,對駕車的人說:“我能衣食豐足,躍馬疾驅(qū),佩帶金印紫綬,位于國君之前,有這樣的富貴,四十三年足夠了。”
【釋義】 后以此典指人尚未顯達,但志向遠大; 也用以借指卜相。
【典形】 才非唐舉知、蔡澤棲遲、唐生決疑、問封侯、問唐舉、躍馬年、富貴自取、唐生決、唐生譏、蔡澤笑。
【示例】
〔才非唐舉知〕 清·吳偉業(yè)《贈青溪蔡羽明》:“仙是麻姑降,才非唐舉知。”〔蔡澤棲遲〕 唐·高適《九月九日酬顏少府》:“蘇秦憔悴人多厭,蔡澤棲遲世看丑。”
〔唐生決疑〕 北周·庾信《蔡澤就唐生相贊》:“蔡澤羈旅,唐生決疑。無勞神策,不問靈龜。”
〔問封侯〕 宋·蘇軾《寄蔡子華》:“莫從唐舉問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問唐舉〕宋·陸游《初夏雜興》之二:“何勞問唐舉,徹尾是清寒。”
〔躍馬年〕唐·王維《贈從弟司庫員外絿》:“徒聞躍馬年,苦無出人智。”
上一篇:蔣詡?cè)龔绞鞘裁匆馑?/a>
下一篇:虞歌訣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