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良工心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良工心苦:liáng gōng xīn kǔ
詞源: 唐·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老夫平生好奇古, 對此興與精靈聚。已知仙客意相親, 更覺良工心獨苦。”
詞由: 詩人敘述的是這樣一件事:乾元元年的一天清晨, 玄都觀的李尊師來訪。詩人正在梳頭, 一聽說李道士, 就急忙上前迎客, 把他請進屋來。李道士拿著裱好的畫, 上面畫的是青松。松林幽靜得很。松樹看起來不是畫的, 就和真的松樹一樣。松樹長在崖巖之上, 盤曲的形狀就象虬龍在游動。詩人和李尊師一同賞畫。平生好奇古的杜甫,這時的思緒完全被畫吸引住了。他不僅明白李尊師的來意是要他為畫題詩, 尤其是嘆服畫家的高明, 用心也夠精到的了。
詞義: 優秀的藝術家對藝術創作都是苦心經營的。良工: 手藝高明的工匠。也指經營某事的用心之深。亦作“良工苦心”。
書證: 清·李漁《閑情偶寄·演習》: “諦聽其聲, 如出一口, 無高低斷續之痕者, 雖曰良工心苦, 然作者深心, 于茲埋沒。”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特特的給我父母立了這座家廟。不但我身有所歸, 便是我的雙親也神有所托。這是一片良工苦心。”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嗚呼! 人皆服哲人之折獄明, 而不知良工之用心苦矣。”
上一篇:成語《舍本逐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萇弘化碧》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