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側目而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側目而視:cè mù ér shì
詞源: 《戰國策·秦策一》:“父母聞之, 請官除道, 張樂設飲, 郊迎三十里; 妻側目而視, 側耳而聽; 嫂蛇行匍伏, 四跪自拜而謝。”
詞由: 戰國時, 蘇秦到秦國游說,勸秦惠王實行連橫的策略。秦惠王不聽他的意見,蘇秦也就做不了官,路費用完了, 窮得一文也沒有回到家里。到了家, 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妻子在織布機上不理睬他, 嫂嫂不給他做飯,父母也不和他說話。蘇秦發憤求學, 蘇秦到趙王面前獻合縱之策。趙王認為他的意見很好,就拜他為相。在他往楚國去路過家門的時候, 父母得到消息后, 就布置住房, 打掃街道, 組織樂隊, 擺下酒席, 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一到家里, 他的妻子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連眼睛都不敢正視;嫂嫂呢, 跪拜在地, 象蛇一樣爬行到他面前。
詞義: 斜著眼睛偷偷地看。側目:斜著眼睛。形容敬畏的神態, 也形容怒恨的情態。亦簡作“側目”。
書證: 《漢書·劉向傳》 :“時恭顯許史子弟、侍中諸曹, 皆側目于望之等。”清·曹雪芹《紅樓夢》 第二回:“且恃才侮上, 那同寅皆側目而視。”清·劉鶚: 《老殘游記》 第三回:“諸君記得當年常剝皮做兗州府的時候, 何嘗不是這樣? 總是做的人人側目而視就完了。”
上一篇:成語《余音繞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侯門似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