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背水一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背水一戰:bèi shuǐ yī zhàn
詞源: 《史記·淮陽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詞由:楚漢相爭時,漢將韓信率軍數萬攻打趙國。趙王歇和大將陳余聚兵二十萬于井徑。韓信探得趙軍虛實以后,率兵士于井徑口三十里外,連夜作了部署;精選輕騎二千人,每人持一赤旗連夜繞小道逼近趙軍營地,告誡他們等到漢軍佯敗后撤,趙軍出兵追趕時,就飛快地沖入趙軍營地,拔掉趙軍旗幟,換上漢軍旗幟。次日天明,韓信率一萬人背對大河列陣。趙軍見漢軍背水布陣,大笑不止,認為漢軍已置于死地。雙方經過一陣激戰,韓信佯敗后退至泯水邊,趙軍出營追趕。這時,韓信派出的二千輕騎趁機占領了趙營,拔趙旗而豎漢幟。韓信率領的萬余名戰士,退至大河以后,前臨大敵,后無退路,都殊死決戰。趙軍在河邊遇上漢軍死力抵抗,紛紛后退,又見營中已盡是漢軍赤旗,無心死戰,四下逃竄。漢軍前后夾擊, 大敗趙軍。
詞義: 背靠河, 與敵方作戰。背水: 背向水, 表示后無退路。比喻決一死戰。
書證: 理由《高山與平原》:“挫折也有兩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戰了。”
上一篇:成語《肆無忌憚》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膠柱鼓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