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尋花問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尋花問柳:xún huā wèn liǔ
詞源:唐·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元戎小隊出郊坰, 問柳尋花到野亭。川合東西瞻使節, 地分南北任流萍。”
詞由: 杜甫與嚴武為世交, 在政治上嚴武和杜甫都在房琯這一派。嚴武在長安任京兆少尹, 兼御史中丞。安史之亂時, 出任綿州刺史,兼任劍南東西節度使, 仍兼御史中丞。在嚴武鎮守蜀地的時候, 杜甫請嚴武到自己家里來玩。嚴武來了, 乘座的是大的車子, 跟從的是小的隊伍, 在郊外行走, 走出很遠很遠到了野亭這個地方。一路上,嚴武興致高極了, 尋花問柳, 飽覽了春天的美景。他從長安到蜀地,不是象流萍一樣嗎? 今天能來和老朋友見面敘談, 也是流萍帶來的緣分呢。
詞義: 春天出外郊游, 觀看花草。品賞樹木。尋: 尋求, 引伸為仔細觀看; 問:詢問,引伸為認真品賞。原指玩賞春景, 舊時亦指狎妓。
書證: 元·谷子敬《城南柳》楔子:“只等的紅雨散, 綠云收,我那其間尋花問柳, 重到岳陽樓。”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一回:“他兩個成日尋花問柳,飲酒取樂。”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這樣好天氣,他先生正好到六橋探春光, 尋花問柳, 做西湖上的詩。”
上一篇:成語《對癥下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小家碧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