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吉光片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吉光片羽:jí guāng piàn yǔ
詞源: 漢劉歆《西京雜志》卷一:“武帝時, 西域獻吉光裘, 入水不濡,上時服此裘以聽朝。”
詞由:漢武帝時,派張騫通使西域,西域各部族向漢稱臣, 每年都來漢朝朝見、獻貢。在漢武帝天漢三年這一年, 西域有一個國王, 獻給漢武帝一件珍奇的衣服, 叫做“吉光裘”,黃白的顏色。這件衣服不僅顏色奇特, 尤其是它的質地奇異。這是用叫做吉光的神馬身上的毛織成的。把它放在水里幾天, 還不沉下去; 把它放到火里去, 再燒也燒不壞。漢武帝當然非常喜愛這件衣服,他經常穿著這件衣服上朝, 接見群臣。
詞義: 名叫吉光的神馬身上的一片毛。吉光: 《抱樸子·對俗》記載:吉光是神馬。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
書證: 明·焦竑《李氏焚書序》:“斷管殘沈, 等于吉光片羽。”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題三吳楷法》: “此本乃故人子售余, 為直十千, 因留置此, 比于吉光之片羽耳。’清·王夫之《薑齋詩話》三:“二忠 (瞿式耜、張同敞) 遺筆皆傳人間, 自有傳之者, 此亦吉光片羽?!鼻濉だ詈S^《歧路燈》第九十二回:祖宗詩文, 在旁人觀之, 不過行云流水, 我們后輩觀之, 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貝?!?
上一篇:成語《司馬青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后來居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