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傅眾咻》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一傅眾咻:yī fù zhòng xiū
詞源: 《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 欲其子之齊語也?!积R人傅之, 眾楚人咻之, 雖日撻而求其齊也, 不可得矣?!?/p>
詞由: 宋國的臣子戴不勝去問孟子, 有什么辦法可以使他的君王變好。孟子回答他說:“你想使你的君王變好嗎?我可以明白地告訴你,這里有一位楚國的大夫, 他希望他的兒子學會說齊國話, 是找齊國人教他呢, 還是找楚國人教他呢?”戴不勝說:“找齊國人來教他。”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許多楚國人擾亂他,如果這樣的話,即使每天打他,逼著他說齊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讓他到臨淄的莊街和獄街去住上幾年, 他天天聽到的是齊語, 說的也是齊語,楚語自然也就忘掉了;這時再強迫他說楚國話, 也同樣是不可能的?!彼悦献诱J為: 要使宋王變好, 就必須使君王左右的人都是好人, 否則是不行的。
詞義: 一個人教導, 很多人搗亂。傅: 教導; 咻: 喧鬧。比喻學習的環境不好, 干擾就大。
書證: 清·《續孽?;ā?第三十九回:“挑撥離間,無奇不有,一傅眾咻,孤立者終究吃虧?!辈號|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九十八回:“古人有言,一傅眾咻,終歸無效。:
上一篇:成語《一丘之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一寒如此》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