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量能授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量能授官:liàng néng shòu guān
詞源: 《荀子·君道》: “論德而定次, 量能而授官, 皆使其人載其事而各得所宜, 上賢使之為三公, 次賢使之為諸侯, 下賢使之為士大夫, 是所以顯設之也?!?/p>
詞由: 關于為君之道, 荀子發(fā)表了這樣的意見: 所謂君主, 就是能夠把各種人才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一般來說, 有四種人才:“善生養(yǎng)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顯設人者也”、“善藩飾人者也”。怎樣才是“顯設”呢? 以德行的高低來判定他的為人, 衡量一下他的能力給予他相應的官職, 使每個人都做他能做的事, 使每件事都使適合做的人去做。
詞義: 根據(jù)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shù)墓俾?。量?衡量, 根據(jù); 授:授予, 給予。
書證: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陛下躬行大孝, 鑒三王, 建周道, 兼文武, 厲賢予祿, 量能授官?!薄稘h書·公孫弘傳》:“招攬四方之士, 任賢序位, 量能授官。將以厲百姓, 勸賢材也?!薄逗鬂h書·黃香傳》:“臣聞量能授官者, 則職無廢事; 因勞施爵, 則賢愚得宜?!敝芩貓@《貴州民黨痛史》第四篇第十章:“培藝許諾, 于是著手組織,量能授官?!?
上一篇:成語《量體裁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金口木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