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見彈求炙》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見彈求炙:jiàn dàn qiú zhì
詞源:《莊子·齊物論》:“長梧子曰:‘是黃帝之所聽熒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計, 見卵而求時夜, 見彈而求鶚炙。’”
詞由: 古代有一個叫瞿鵲子的人,向長梧子請教一個問題:“圣人不做具體的事, 一不就利, 二不違害,三不喜求, 四不緣道, 對世界、對社會抱著無謂有謂、有謂無謂的態度, 超脫于塵世。許多有學問的人都說, 這是孟浪的話, 我卻認為這是妙道之行。不知你的看法怎么樣?”長梧子回答說:“這是黃帝聽了都眼光迷亂的話, 我當然也不必辨明它。你雖然胸懷大計, 但不過是如同看到雞蛋就想得到雞、看到彈丸就以為可以吃鶚的肉一樣。我以為你的話是無知的妄言。”
詞義:看到彈丸,就想吃到鴟鶚的美味的肉。求: 求得。得到比喻過早地估計獲得應有的實際效益。亦作“見彈求鴟”、“見彈求鶚”。
書證: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財計》:“官角本錢,民何以信!故其時言可行者,猶見彈而求炙也。”明·張居正《辛未會試程策》:“是以見彈求鶚,或欲速而不達。”清·顧炎武《答原一公肅兩甥書》:“因罤覓菟,見彈求炙。”
上一篇:成語《見幾而作》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見財起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