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陰謀詭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陰謀詭計:yīn móu guǐ jì
詞源:《宋史·余深傳》:“京奸謀詭計得助者多,深為首,攄次之。”
詞由:北宋時有個余深,一直在朝內做官,曾任監察御史、御史中丞等職。此人媚上驕下,鬼點子極多,常助紂為虐。為了升官發財,他與當時的權臣蔡京和開封府尹林攄結為死黨,互相庇護,狼狽為奸。比如他主辦張懷素一案時,因案情與蔡京有所牽連,他就把與蔡京有關的材料偷偷燒了,借以庇護蔡京。蔡京當權期間,干過許多壞事,其中有不少的壞主意是余深出謀劃策的,其次是林攄為他出的。
詞義:暗中謀劃的害人的壞主意。詭:欺詐、奸滑。
書證: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卷一·傳習錄上》:“所以要知得許多陰謀詭計,純是一片功利的心,與圣人作經的意思正相反。”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黨處于敵人和同盟者的陰謀詭計的包圍中,但是沒有警覺性。”《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第三條(四):“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堅決反對派性,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
上一篇:成語《閉門思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除舊布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