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迎春是《紅樓夢》中的藝術形象之一。她是賈赦之女,生母不詳,從小就失去母愛。幸賈母喜愛孫女兒,就把她和探春。惜春和寶玉等接來一處住著,迎春就在賈母身旁度過她短暫幸福的童年。
迎春是金陵十二釵之一。由于她生性懦弱,又缺乏才能和文采,在大觀園中,沒有什么獨立的活動,只是一個配角。只有到了七十三回,才有獨立的回目寫她。這一回寫園內聚賭,賈母動怒,查出賭局頭家,其中之一就是迎春的奶娘。繼母邢夫人以為失去面子,對迎春的懦弱很不滿,又遷怒于賈璉,說: “況且你又不是我養的,你雖然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該彼此瞻顧些,以免別人笑話。我想天下的事也難較定,你是大老爺跟前人養的,這里探丫頭也是二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迎春在賈府十分孤立。她得不到邢夫人的理解和同情。在平時,邢夫人是從來不管她的,與賈璉兄妹之間也不見得有什么感情。迎春庶出的孤立地位和懦弱性格,使她在現實的打擊面前顯得那樣軟弱無力,一任命運擺布。
在聚賭事發前,迎春奶媽就偷走了她的累金鳳作為賭資。對此,迎春也抱“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事”的態度,這種退讓,連丫頭繡橘都看不過去。迎春乳母兒媳王住兒媳婦也因迎春好性兒,不僅不贖回金鳳,反賴迎春平日使了她的錢,還以此挾制迎春去討情,放出她婆婆。寶釵、黛玉、寶琴、探春也來為迎春分理,叫來平兒處置,但迎春好像都與己無關,自拿了一本《太上感應篇》來看,問的緊了,只說: “問我,我也沒什么法子。他們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討情,我也不去苛責就是了。至于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下,不送來我也不要了。”這就是迎春的一種處事處世態度。
不久,迎春就由他父親賈赦作主,許與孫紹祖。出嫁前,賈母邢夫人將迎春接出大觀園,紫菱洲一帶地方就變得寥落凄慘,岸上的蓼花葦葉,池內的翠竹香菱,也都搖搖落落,似有追憶故人之態,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紫菱洲的蕭索凄涼,預示著整個大觀園的衰敗也已經為期不遠了。
迎春的丈夫孫紹祖甚屬不端,一味好色,好賭酗酒。家中所有媳婦丫頭幾將淫遍,迎春勸過幾次,孫紹祖就指著迎春的臉說道;“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準折賣給我的。好不好,打一頓,攆在下房里睡去。當日有你爺爺在時,希圖上我們的富貴,趕著相與的。論理我和你父親是一輩,如今強壓我的頭,賣了一輩。又不該作這門親,倒沒的叫人看著趕勢利似的。”可見孫紹祖是一個像“中山狼”那樣的忘恩負義之徒。對此迎春背地里唯有淌眼抹淚,只希望接來家中散淡兩日。迎春回賈府,邢夫人也不問他夫妻和睦,家務煩難,一味敷衍、塞責而已。迎春在王夫人房中,一邊說,一邊哭得嗚嗚咽咽,王夫人等也只能以命運不好相勸。到晚上迎春提出回園里紫菱洲舊館安歇,重說當日繁華舊夢,哀悼逝去了的少女時代。五回中判詞說: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婚后不上一年,可憐如花似玉般珍貴嬌嫩的迎春姑娘,就被孫紹祖殘虐而死。續書寫到迎春死時,賈府已抄家敗落,賈母又正病危,竟容孫家草草完結了事。
“三春過后諸芳盡”。在眾姐妹中,迎春最早顯露出她的悲劇命運。迎春的悲劇,除了因環境造成的生性軟弱外,更重要的是因為賈府的敗落。賈府竟連一個自己的女兒都沒有保護的能力,聽憑孫紹祖這樣一個忘恩負義之徒去殘虐。續書寫迎春之死在元春已死之后,和原作構思有出入。按照原作,她的死預示著其他三姊妹的悲劇命運,她的死應在元春之前。
上一篇:《賈蓉》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賈雨村》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