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牛角書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牛角書生:niú jiǎo shū shēng
詞源: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 掛《漢書》一帙角上, 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于道, 按轡躡其后, 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 曰:‘《項羽傳》。’因與語, 奇之。”
詞由: 這是說的隋末唐初李密少年時勤奮學(xué)習(xí)的故事。有一天, 李密騎牛外出, 打算到緱山去, 想在包愷那里找些事做做。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 一手抓著手鞭, 一手翻閱《漢書》。隋尚書令楊素看見了問道:“你是哪個人, 勤學(xué)苦讀到這種程度啊?”李密認得是楊素, 就立刻下了牛背拜見他。楊素問他讀的是什么書, 李密回答他說: “是《項羽傳》。”楊素和他攀談起來, 認為他不同一般, 很是贊許。
詞義: 李密騎牛出門還把書掛在牛角上,一邊走路,一邊學(xué)習(xí)。比喻勤奮學(xué)習(xí)的少年。亦作“牛角掛書”。
書證: 宋·劉克莊 《沁園春·答九華葉賢良》:“牛角書生,虬髯豪客,談笑皆堪折簡招。”
上一篇:成語《父母恩勤》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牽蘿補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