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父母恩勤》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父母恩勤:fù mǔ ēn qín
詞源:《詩經·豳風·鴟鸮》:“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詞由:西周末年,豳地的勞動人民對殘酷的奴隸主極為痛恨。他們把奴隸主喻為惡鳥——鴟鸮,以善鳥自比,還編成民歌傳唱。民歌的內容是:“你這個萬惡的鴟鸮鴟鸮!既已經將我兒女奪取了,就莫要把我房屋來毀掉。我慈愛勤勞,為兒女常心焦得睡不著覺。趁著陰雨天還來,我忙把桑根下泥土銜到,好將那殘破的窗戶快補牢。而今你這家伙也太橫暴,竟敢來欺侮想把我毀掉,我的嘴腳忙得不可開交,我采摘蘆花把窩墊牢靠,我還積蓄了做窩的干草,我嘴病腳壞是因過於勤勞,我為了想把房屋收拾好。我的羽毛苦得零零凋凋,我的尾巴變得枯枯焦焦,我的房屋早已偏偏倒倒, 哪經得起風雨飄搖, 只剩得我哭聲號啕。”
詞義: 指父母養兒育女的恩惠和勤勞。朱熹集注:“恩:情愛也; 勤:篤厚也。”
書證: 明·歸有光《招張貞女辭》:“父母恩勤, 養我身兮。”
上一篇:成語《灰飛煙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牛角書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