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厚顏無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厚顏無恥:hòu yán wú chǐ
詞源: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
詞由:古時候有不少有才學的人,都長期過著隱居生活,不愿涉及官場,但也有一些人,只是想借隱居之名,等待機會,以便換取更高的官職。南北朝時,有個名叫周顒的人,就是屬于后一種對象。他最初在北山隱居,后來便應詔出仕,任海鹽令,還千方百計往上爬。時人孔稚珪對周颙這種投機鉆營,追名逐利的行為極端鄙視,便寫了一篇題為《北山移文》的文章來諷刺他。孔稚珪在這篇文章中說:要知道周颙的這種行徑,連芳杜也得厚著臉皮,薛荔也得不顧羞恥,蒼翠的山嶺要再受污辱,朱紅的山崖要重蒙污穢。
詞義:厚著臉皮,不知羞辱。顏:臉面。
書證:周敬儕《奇文共賞》:“此種自私自利完全蔑視國家利益之理由,北平各團體竟敢說出,吾人殊服其厚顏無恥。”顧笑言、王士美、汪東林《李宗仁歸來》:“蔣介石先生也太不識時務了。做一個紳士,我簡直為他這種厚顏無恥的行為感到羞慚。”
上一篇:成語《卿卿》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去住兩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