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入幕之賓》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入幕之賓:rù mù zhī bīn
詞源:《晉書·郗超傳》:“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事,溫令超帳中臥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詞由:晉朝時,有個人名叫郗超,字嘉賓。他才智過人,又善交際,經(jīng)常拿出錢財接濟親戚朋友。大將軍桓溫十分賞識郗超的才智和為人,便請他做自己的參謀。后來,桓溫做了大司馬,就將郗超升遷為參軍。有一天,謝安與王坦之來到桓溫軍中談論國家大事,桓溫讓郗超躲在帳幕后偷聽。忽然刮來一陣風,把帳子卷開了,謝安看見郗超躲在帳幕后,就一語雙關地笑著說:“郗生真是入幕之賓啊!”。一句話說得王坦之和桓溫都大笑起來。
詞義:原指晉朝郗超參與機要大事。幕:帳幕,軍隊中常做住所用,軍隊駐扎時將帥都在帳幕中生活。賓:客人。后來泛指參與機密的幕僚。亦作“入幕賓”。
書證:唐·李益《送宋校書赴宣州幕》詩:“遠避看書吏,行當入幕賓。”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二卷:“東坡自此將佛印愈加敬重, 遂為入幕之賓。”
上一篇:成語《克伐怨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全無心肝》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