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云雨巫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云雨巫山:yún yǔ wū shān
詞源: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 高丘之阻, 旦為朝云, 暮為行雨, 朝朝暮暮, 陽臺之下。’旦朝視之, 如言。”
詞由: 戰國末期,楚襄王和宋玉在云夢澤中臺館游玩。他們縱目高唐觀, 見觀上云氣繚繞, 飄忽不定,頃刻之間, 變化萬端。楚王感到奇怪, 問宋玉說:“那是什么氣?”宋玉回答說:“那就是人們常說的朝云啊。”楚王又問:“朝云是怎么回事呢?”宋玉給楚王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先王游玩高唐時, 午睡做了一夢, 夢見一位婦人, 自稱是巫山神女, 客居高唐, 得知大王游高唐, 特地前來侍侯。先王很親近她。神女告別時說, 我住在巫山南面, 有高山阻隔, 早晨興起云霞,傍晚降下煙雨。第二天早晨先王遠眺, 目中所見跟神女說的一樣。于是建了女神祠, 取名為朝云。
詞義: 巫山神女興云降雨。比喻男女愛情。
書證: 唐·李白《清平調》詞:“一枝紅艷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斷腸。”
上一篇:成語《習俗移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以德報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