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難兄難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難兄難弟:nán xiōng nán dì
詞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 有英才, 與季方子孝先, 各論其父功德, 爭之不能決, 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 季方難為弟?!?/p>
詞由: 陳元方的兒子長文和陳季方的兒子孝先, 都說自己的父親品行好, 功德高, 爭來爭去沒有一個結果來, 就一同去詢問祖父陳寔。陳元方是陳寔的長子, 至德絕俗, 與陳寔齊名; 陳季方是陳寔的次子,才識博達, 和陳寔、陳元方被號稱為三君。陳寔見孫子來問,就說道:“陳元方不愧是個好哥哥, 陳季方也確實是一個好弟弟。”
詞義: 哥哥弟弟的才德都屬優秀,不分高下。后亦指兩人都壞, 或處于類似的困境。
書證: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武正字道:‘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 將來自是難兄難弟可知?!惫簟陡锩呵铩撛焓昀m編:“(日本)其以半殖民地的風貌出現于世界也, 和我們實在是難兄難弟。”
上一篇:成語《陳平分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震天撼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