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陳師鞠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陳師鞠旅:chén shī jū lǚ
詞源:《詩經·小雅·采芑》:“鴥彼飛隼, 其飛戾天, 亦集爰止。方叔涖止, 其車三千, 師干之試。方叔率止, 鉦人伐鼓, 陳師鞠旅。顯允方叔, 伐鼓淵淵, 振旅闐闐。”
詞由: 周宣王時, 南方的蠻荊族反叛了, 宣王就命令方叔帶領軍隊去征討。方叔率領三千兵車, 車馬很威武, 軍容很強盛。軍隊出發之前進行演習。前進時, 好象隼飛得那么急疾; 停止時, 又井然有序, 一點也不亂。進、退有節, 顯示了軍隊有很高的作戰素質。方叔對軍隊發布動員令, 在有節奏的鼓聲中,話說得很有鼓動性, 士氣更加高漲了。
詞義: 在軍隊出發之前, 對將士們說明這次打仗的目的和意義。陳:陳列, 集合起來; 鞠: 告, 說明;師、旅: 指軍隊。說明集合軍隊以發布動員令。亦作“鞠旅陳師”。
書證: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一旦去文就武,鼓三軍而進之,陳師鞠旅,親與為辛苦。”《南史·宋本紀上》:“鞠旅陳師,赫然大號。”
上一篇:成語《問道于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陳平分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