匜

“匜”是象形兼形聲字。金文借“也”來表示,大概是因為它像匜的形狀;或另加義符“金”或“皿”,表示其質地或用途。小篆改為從匚,也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匜”。
《說文·匚部》:“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從匚,也聲。”(匜,像湯勺,柄中有槽,可以用來注水。從匚,也聲。)
“匜”的本義為古代一種盛酒、水的器皿,形狀像瓢,有柄,柄上有凹槽。我國先秦時代有一種禮器就叫做匜,用于沃盥之禮,為客人洗手之用。周朝時期,沃盥之禮所用水器由盤、盉組合變?yōu)楸P、匜組合。
現(xiàn)在既可以單用,也可以作偏旁,凡是從“匜”取義的字都與其具有關。
上一篇:《剎》字義,《剎》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剎》
下一篇:《協(xié)》字義,《協(xié)》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