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金針度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金針度人:jīn zhēn dù rén
詞源:《桂苑叢談·史遺》:“鄭侃女采娘,七夕陳香筵祈于織女,曰:‘愿乞巧。’織女乃遣一金針,長寸余,綴于紙上,置裙帶中,令三日勿語,汝當奇巧。”
詞由:這是一個神話傳說故事。鄭侃的女兒叫采娘,有一年七月初七燒起香來祭織女,并對織女祈告說:“你是織布的圣手,請你把編織的秘訣傳授給我。”織女聽了她的要求,就送一根金針給她,這根針有一寸多長,并囑咐她把這根針綴在紙上,放在裙帶里面,三天之內不要說一句話。這樣就會有編織的奇巧了。采娘依照織女的吩咐做了,果然得到了織女的秘訣,她的刺繡技巧特別出色起來。
詞義:天上的織女把一根金針,送給了采娘。金針:珍貴的針,比喻秘法,訣竅;度:通“渡”,越過,引申為“傳授”。比喻把高明的方法、技藝傳授給別人。
書證:金·元好問《論詩》:“鴛鴦繡出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魯迅《懷舊》:“用筆之活可作金針度人。”
上一篇:成語《金翅擘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鑄山煮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