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目光如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目光如炬:mù guāng rú jù
詞源:《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而間引飲一斛,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p>
詞由:南北朝時,宋國有位名將叫檀道濟。他智勇雙全,隨宋武帝劉裕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不久升遷為司空。檀道濟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望,老百姓尊敬他,敵國懼怕他。宋文帝劉義隆見他威信越來越高,便產生了嫉妒心,后來找了個借口,把他殺了。當檀道濟見到宮差奉了皇帝的命令前來逮捕他時,氣憤極了,兩個眼珠睜得圓圓的,象火炬一樣放射著光芒。他命人拿來酒,一口氣喝了一斛,扯下頭巾扔在地上,大聲喊道:“你們這是自毀萬里長城啊!”
詞義:眼光象火炬一樣明亮。炬:火把。原來形容發怒,眼睛冒火。后借以形容洞察事理,有遠見卓識。
書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中間坐著一位神道,面闊尺余,須髯滿頰,目光如炬,肩臂啟動,象個活的一般?!?
上一篇:成語《百身何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直搗黃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