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玩物喪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玩物喪志:wán wù sàng zhì
詞源:《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詞由:春秋時衛國的衛懿公是個仙鶴迷。他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飼養仙鶴,供其賞玩,而對國家大事卻全然不顧。在他出游時,竟然讓仙鶴乘坐華麗的馬車,臣民對此頗為不滿。后來,北部狄族人入侵,出征將士都不愿為衛懿公賣命,說:“讓你的仙鶴去擊退敵人吧,它們享有那么高的待遇和地位,我們這些無用之輩能打什么仗?”衛懿公無可奈何,只得帶領幾個親信去迎敵,結果被狄人打得一敗涂地,衛國很快被狄人占領了。
詞義:如果一心賞玩所喜愛的東西,就會消磨掉進取的志氣。玩:玩賞。志:志向,志氣。
書證:宋·朱熹《上蔡先生語錄》:“明道(程顥)見謝子(良佐)記聞甚博,曰:‘賢記卻得許多,可謂玩物喪志。’謝子被他所難,身汗面赤。”章炳麟《與吳君遂書》:“在學社久,無可為知己道,私自尋理,乃知讀書為玩物喪志,程氏之言,誠卓絕已。”
上一篇:成語《片言折獄》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略見一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