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愛毛反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愛毛反裘:ài máo fǎn qiú
詞源:漢·劉向《新序二·雜事》:“魏文侯出游,見路人反裘而負(fù)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fù)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邪?’”
詞由:有一次,魏文侯出去游玩,在路上看見一個人衣服穿得很特別。他穿的是一件皮衣服,可他翻穿著,把有毛的一面穿在里面。魏文侯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怎么這樣穿衣服呢?”那人說:“我背著一束柴草,怕皮毛被草束磨擦損壞,所以就翻穿了。我是愛惜我衣服上的皮毛啊!”魏文侯說:“你只知道皮毛會被草束磨損,可是翻過來穿,那衣服上的毛沒有一處不被磨擦的。你倒不是愛護(hù)它,反而是使它損壞得更厲害啊!”
詞義:為了愛惜皮衣上的毛,就翻過來穿。裘:皮袍。比喻不注重根本是無濟(jì)于事的。
書證:《魏書·高祖紀(jì)》:“去秋淫雨,洪水為災(zāi),百姓嗷然,朕用嗟愍,故遣使者循方賑恤。而系守不思利民之道,期于取辦。愛毛反裘,甚無謂也。”
上一篇:成語《燕雀處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片言折獄》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