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仰人鼻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仰人鼻息:yǎng rén bí xī
詞源:《后漢書·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 仰我鼻息, 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 絕其哺乳, 立可餓殺。”
詞由: 漢朝末年, 董卓的部將韓馥害怕袁紹攻打他, 打算把冀州 (今河北冀縣)獻給袁紹,以求得和睦相處。長史耿武認為這樣做不妥當,就對韓馥說:“袁紹勢孤力單, 必須依賴我們的呼吸方能生活下去, 就譬如嬰孩尚在懷抱之中, 不給他喂奶, 很快就會餓死。”韓馥覺得耿武的話很有道理, 就放棄了把冀州獻給袁紹的打算。
詞義: 表示依賴別人的呼吸生活下去。仰: 依賴; 息: 呼吸時進入的氣。比喻依賴別人, 或看人臉色行事。
書證: 北齊·杜弼《檄梁文》:“解其倒懸,仰人鼻息。”陳毅《水調歌頭·四游良口》詞:“百年夢, 國勢弱,嘆嗟跎。仰人鼻息, 奴才思想奈天何!”
上一篇:成語《仰不愧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伐性之斧》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