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怨天尤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怨天尤人:yuàn tiān yóu rén
詞源:《論語·憲問》:“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詞由:孔子滿腹經綸,但始終沒有得到諸侯的重用。有一天,孔子嘆息說:“沒有人了解我啊!”他的學生子貢在一旁聽了問道:“為什么他們不了解老師呢?”孔子說:”我并不是怨恨老天爺,也不責怪任何人。我只知道從那淺顯的道理上去下功夫,朝著高深的道理去努力。所以,了解我的唯有老天爺!”
詞義:抱怨老天,怪罪他人。尤:怨恨,怪罪。后指有不順心的事一味抱怨他人。
書證:《宋書·謝晦傳》:“茍成敗其有數,豈怨天尤人。”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六回:“便是那憤懣不平之氣,放誕無忌憚之言,心中口中,怨天尤人個不了。”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所以,要是說得苛刻一點,也就是自家掘坑自家埋,怨天尤人,全是錯誤的。”
上一篇:成語《悵然若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惻隱之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