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雷霆萬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雷霆萬鈞:léi tíng wàn jūn
詞源:漢·賈山《至言》:“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勢重,非特萬鈞也。”
詞由:漢文帝時,賈山借秦朝的事為喻寫了《至言》,向漢文帝進諫。他在這篇文章里,闡述了他要求廣開言路的道理。他認為如能廣開言路,善于養士,國家就強大起來。因為廣開言路,這就好比震耳欲聾的暴雷,所擊之物,沒有不被摧毀的;又好比三十萬斤重的力量,沒有什么東西不被壓得粉碎的。國家有了雷霆之威,萬鈞之力,就是強盛的表現。
詞義:如雷霆那樣的威勢,萬鈞那樣的力量。霆:疾雷;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比喻威力極大,不可抗拒。
書證: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唯獨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李準《黃河東流去》:“黃河是勇敢的,……她以雷霆萬鈞的力量,濁浪排空的氣勢,劈開大山和深峽,切斷騰格里沙漠,在黃土高原連綿不斷的峽谷中穿流而下。”
上一篇:成語《雄雞斷尾》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青州從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