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下喬入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喬入幽:xià qiáo rù yōu
詞源:《孟子·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于幽谷者。”
詞由:楚國的陳相,本來是從陳良學儒家之道,后來就跟農家許行學農。有一次陳相見到孟子,告訴他說:滕國的國君滕文公怎么聽了許行的話,怎么和老百姓同耕而食。孟子當然很反對。孟子說了許多圣人之道,其中有這樣的話:我只聽說過,鳥是從幽暗的山谷里,飛到高大的樹木上去;卻沒有聽說過,鳥棄了高大的樹木,反而搬到那幽暗的山谷里去住。你現在棄儒學農,不是等于鳥兒棄了喬木遷入幽谷去嗎?
詞義:鳥兒從高大的樹木飛到幽暗的深谷去。下喬:從喬木下來;入幽:到幽暗的地方去。比喻人舍棄光明接近黑暗,或者從良好的處境進入惡劣的處境。《書言故事·評論類”:“舍高就卑曰:下喬入幽。”亦作“下喬遷谷”。
書證:清·陳良祺《郎潛紀聞》卷一:“部院庶僚亦自以下喬遷谷為恥。”
上一篇:成語《三復斯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下學上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