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芳蘭竟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芳蘭竟體:fāng lán jìng tǐ
詞源:《南史·謝覽傳》:“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詞由:南朝梁代時有個謝覽,字景滌。二十多歲就做了太子舍人。梁武帝平定建業(今江蘇南京市)時,謝覽前去拜見武帝。見面時,謝覽彬彬有禮,溫文爾雅,舉止閑雅,頗有風度,看起來一副聰明相。臨走時,武帝目送了很久,然后對在場的徐勉說:“這年輕后生就象那飄香的蘭草,渾身散發出誘人的香味。”由于武帝的賞識,謝覽于天監初年被提拔為中書侍郎。后來又多次被提拔,直至任吏部尚書。謝覽為官以廉潔出名。
詞義:渾身充滿香味。芳蘭:香草:竟:充滿。比喻舉止文雅,頗有風度。
書證: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芳蘭竟體。”
上一篇:成語《良苗懷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落筆成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