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羅雀掘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羅雀掘鼠:luó què jué shǔ
詞源: 《新唐書·張巡傳》:“睢陽食盡, 至羅雀掘鼠, 煮鎧弩以食。”
詞由: 天寶年間安祿山叛變, 張巡領(lǐng)兵討伐, 堅守睢陽。安祿山的部將尹子奇以十幾萬之眾團團圍困,而張巡只有三千兵。援軍既不見來,軍中糧食也已吃光。敵人威脅利誘, 勸張巡投降, 張巡始終不肯屈服, 并連連打敗了敵人無數(shù)次的進攻。這時, 城里一切可以吃的東西都吃光了,張巡就叫士兵們捉麻雀、掘老鼠來充饑, 繼續(xù)守城。無奈寡不敵眾, 睢陽終被攻破。張巡拒絕投降, 被尹子奇殺了。
詞義: 捉麻雀挖老鼠來充饑。羅:用網(wǎng)捕鳥; 掘: 挖。形容用盡一切辦法尋食充饑或籌措財物。
書證:嚴(yán)復(fù)《有如三保》:“快餓死者,羅雀掘鼠, 糧食罄盡, 轉(zhuǎn)為溝瘠是也。”清·景星杓 《山齋客談·聯(lián)貴賈禍》: “猶以文書上下, 百端誅求其子。至羅雀掘鼠以應(yīng),家空盡而叟始釋。”
上一篇:成語《纏綿排惻》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罰不當(dāng)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