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周而不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周而不比:zhōu ér bù bǐ
詞源:《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詞由: 有一天, 子貢請教孔子道:“歷來人們都羨慕君子, 也很想做個君子, 但什么樣的人才算是君子呢?”夫子答道:“先做好了要說的事, 而后再說出來, 這樣的人才是個君子。”接著夫子又說:“君子和小人是很不一樣的, 不同在哪里呢?不同在處理事情和待人接物上的是否公私分明、正直誠懇。一個真君子,對待別人總是十分熱情、周到,不存有一點兒偏見、私心; 而小人是心地狹窄, 唯利是從, 一味偏袒同自己親近的人呀。”
詞義: 待人熱忱周到, 而不袒護、不勾結別人、壞人。周: 周到, 親和。比: 勾結、偏袒。
書證: 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那里肯周而不比且包含。”
上一篇:成語《吹簫乞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