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的《文心雕龍》中有“應物斯感,感物吟志”之語,即詠物言志。是指有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懷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特點是狀寫事物的形態、特點并直接抒發作者的情懷,因物生情,有感而發。
許地山的《落花生》便使用了這種手法。文章首先詠物,描寫花生具有可貴的品質:“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必須挖起來才知道”。然后,作者言志抒懷,說明做人要象花生那樣“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樣文章既有物象,又有情志,情志因物象而顯得具體;物象因情志而饒有韻味。
運用詠物言志,要注意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并給以逼真的描繪,使事物的內情與外形達到統一;還要緊扣外形抒懷,做到緣物生情,有感而發;特別要注意不可離開“言志”,而盲目“詠物”,或盡情“詠物”而淹沒“言志”。
上一篇:什么是命題作文
下一篇:回憶錄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