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滿江紅木棉花》詠木棉花詩鑒賞
張錦芳
十丈晴紅; 高照徹、尉佗城郭。濃綠外,數株烘染,驛樓江閣。一簇晨霞標乍起,九枝海日光齊躍。似炎官、火傘殿前張,飄丹壑。龍銜燭,行寥廓,啼鵑血,巢跗萼。經百花飛盡,東風猶惡。歌舞岡鋪云錦亂,扶胥潮動珊瑚落。縱吹殘,尚得一回看,翻階藥。
這是一首詠木棉花的長調詞,色彩生動、氣勢豪邁,猶如一幅絢爛壯美的木棉花長卷。作者張錦芳,字藥房,號玉芝,廣東順德人。木棉花,又叫木綿、攀枝花、英雄樹。花開在長葉前,大而紅,結實長而橢圓,內有白棉,可絮茵褥。
詞上闋,主要為寫景,詞人以濃麗的筆墨渲染了木棉花盛開時的壯麗景象。前三句“十丈晴紅,高照徹,尉佗城郭”為第一層,橫空寫來,以洗煉的筆觸描繪出南海一帶晴空萬里,無數高高的木棉樹上紅花盛放,如萬千火炬映滿城郭的景象。“十丈晴紅,高照徹”突現其樹高花艷,“尉佗城郭”突現其廣闊,三句和諧地構成一幅壯麗的立體畫面,雄渾豪邁之氣油然而生。“尉佗城郭”指南海一帶。“尉佗”即趙佗。秦二世時趙佗為南海龍川令。南海尉任囂死,佗代行南海尉事,故時人稱之“尉佗”。“濃綠外,數株烘染,驛樓江閣”三句為第二層,畫面由遠及近,展現出驛樓江閣與木棉花相映照的景象。“烘染”二字很具工力,使畫面熠熠生輝。“一簇晨霞標乍起,九枝海日光齊躍”兩句為第三層,詞人又以比喻的手法勾畫出清晨朝霞泛起,木棉花映霞綻放的景象。“標”字在這里作旗幟解,比喻晨霞。這兩句不再是靜態的畫面了,而是一幅活生生的動態畫面:一簇朝霞如彩旗般突現于海上,無數朵木棉花如無數個太陽頓生光彩。這兩句詞意境美妙,對仗工整,令人吟讀不已。后三句“似炎官,火傘殿前張,飄丹壑”為第四層。詞人以火神(炎官)張開火傘將火種飄灑到群山萬壑之中來比喻漫山遍野開放的木棉花,想象美妙,情趣浪漫。縱觀上闕這四層猶如四幅組畫,第一幅為“花漫城郭圖”,第二幅為“江閣映花圖”,第三幅為“晨霞照花圖”,第四幅為“炎官布火圖”。這四幅畫有機地聯在一起,構成一幅壯麗的長卷。
詞的下闋主要為抒情。前六句“龍銜燭,行寥廓,啼鵑血,巢跗萼。經百花飛盡,東風猶惡”為第一層,詞人一轉上闋中的生動描畫而為深沉的嘆惋,感喟春光流逝,百花凋零而“東風猶惡”。一個“惡”字使人頓悟作者內心中的一片惜花之情,同時也為后兩句木棉花隨風飄落的景象作了鋪墊。七八兩句“歌舞岡鋪云錦亂,扶胥潮動珊瑚落”為第二層,詞人又以比喻的手法來描寫落花:飄落滿山岡的紅紅的木棉花,就象人們歌舞罷后被踏亂的云錦,飄落在水中的木棉花又似扶胥鎮口狂潮涌起的珊瑚。詩人非凡的想象,使這落花又別具一番姿色。最后三句“縱吹殘,猶得一回看,翻階藥”為第三層,詞人對殘落的木棉花也有一番贊美之情。“翻階藥”典出自謝朓的《直中書省》:“紅藥當階翻,蒼苔衣砌上。”詞人在這里說,縱使木棉花被吹落滿地,也是可以讓人們再觀賞一次的——那落花又象階前新開的紅芍藥。美好的想象與樂觀的情懷融在一處。下闋詞的可貴處也在于詞人對花惜而不傷,別具高格調。
全詞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格調不凡,稱得上是一篇“英雄樹”的禮贊。
上一篇:陳恭尹《木棉花歌(節錄)》詠木棉花詩賞析
下一篇:黃丹書《滿江紅木棉花》詠木棉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