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多看少說多做,看清想好再做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在于你怎么說,而在于你怎么做。說到永遠不如做到,行為所產生的力量是無窮的。孔子說“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也正是這個道理。初入社會,不要苛求社會對你的態度,我們在企業中為社會服務,所得到的報酬和我們的能力、付出成正比,這是一個規律。老板的用人觀念非常簡單:他只為那些有實力、對他工作有幫助的人付高薪。所以要想多一些成功的機會,那么就用實力去說話,而不要用嘴說話。
有耕耘自會有收獲,要成功就必須“做”,而不是“說”!行勝于言!眼高手低,只會貽害無窮。空口無憑,多言無益,空談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看清楚,想明白,然后用行動表達你的能力吧!
A兩只眼睛兩只手和一張嘴
約翰是阿莫爾肥料廠的廠長,起初,他只是廠里的一個速記員。他之所以會由一個速記員得到升遷,是因為他善于觀察,并且能夠毫無怨言地去做他份外的工作。開始,他在一個非常懶惰的書記手下做事,那個書記總是把自己的事情推到手下職員的身上。他覺得約翰是一個可以隨便驅使的人,一次,他委托約翰替自己編一本阿莫爾先生與歐洲通信用的密碼電報書。正是這項工作給了約翰展現他精明與智慧的機會。
約翰沒有像通常人們編電碼那樣,隨意簡單地編幾張紙就算了,他把電碼用打字機很清楚地打出來,然后仔細地用膠裝訂成了一本小小的書。
當書記把電碼書交給阿莫爾先生的時候,阿莫爾先生問:“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
“不……是……”書記戰戰兢兢地回答。
“你叫他到我這里來。”
約翰到了辦公室,阿莫爾說:“小伙子,你為什么把我的電報做成這樣呢?”
“我想這樣你用起來方便一些。”約翰并沒多說什么,只簡單地回答了這么一句。
幾天之后,約翰便坐在了前面辦公室的一張寫字臺前,又過了一段時間,他便代替了以前那個書記的職位。此后,他的職業生涯一片坦途,因為他用行動成功贏得了阿莫爾先生的重視和信任,當然也就贏得了更多的晉升機會。
眼睛跟手比嘴管用
1.行動比語言更有效
你能做到的,比你想象的更多,行動比語言更有效。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少說多做,做個務實的人會給自己帶來更多機會。
2.眼到手到做有心人
實際工作中,一個人花多大的精力和時間來踏踏實實做事,直接決定著他所取得成就的多少。眼到手到,做個有心人會給自己帶來更多驚喜。
誰是最有價值的人
最有價值的人,不見得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眼睛、兩只手、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看、多做、少說的。在目前這樣一個廣泛關注效益的時代,對于企業而言,最能做事的人是最有價值的人,也是最受賞識的人。
B不做莽撞無知的“替罪羊”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帶著阿難路過王舍城外的一個巨大深坑,城內居民把大小便傾倒在這兒,成了一個糞坑,臭氣沖天。坑里,有一只有許多只腳的小蟲,它看到釋迦牟尼佛后,便不斷地從臭水中抬起頭來,淚水汪汪地望著釋迦牟尼佛。
釋尊看它情狀悲凄,忍不住流露出憐恤和悲哀。返回靈鷲山后,阿難問釋尊,為什么在王舍城外的糞坑里看見小蟲,會流露出難過的表情?
釋尊給阿難講了一個故事。
曾經,一位貴族建了一座寺廟,一位施主向寺廟供奉了許多奶制品。正巧,一群云游和尚來訪,僧人們覺得將施主特地送來的昂貴的奶制品端出來給云游和尚吃實在可惜,便把這些奶制品藏了起來。沒想到,這群云游僧人早就知道了這件事,還問及為什么不給他們吃那些供品。
僧人們解釋:“你們剛到這兒,還沒給寺廟做絲毫貢獻,憑什么享受施主供奉的美味?”云游僧人們說:“施主進貢的食物,是給寺廟的所有的人吃的,應不分彼此,一律分享。”
寺里的僧人受到責備后,非常憤怒,失去自制,莽撞地破口大罵起來:“你們沒資格享受這些美食,去喝廁所里的臟水吧!”
釋尊敘述到這里,看著阿難說:“妄開惡口,終有惡報,那個破口大罵的莽撞人,投生到了王舍城外的糞坑里,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只多腳小蟲。他只不過莽撞中有一次惡言惡語,就飽嘗這樣的痛苦,正所謂禍從口出,妄開惡言定會惹火燒身。”
“戒掉”你的壞毛病
1.聽人是非
當同事轉告你,某人對你不滿之后,你肯定很氣憤,會做出言語上的反擊。然而,這恰好中了散播是非者的計謀,他可以把你在氣憤時說出的話,向某人再度轉述。一定要記住那句老話,“來說是非事,定是是非人”,戒掉自己莽撞評價的毛病,多聽少說。
2.自估前景
不要自作聰明估計公司的前景,然后再以專家的口吻去判斷公司的未來,這是作下屬的大忌。
3.亂講加薪
在商業機構中,并不存在絕對公平,每個人加薪多少,只能說明老板對這個人的印象好壞和喜愛程度,并不能完全代表這個人工作能力的好壞。
說話太多的壞處
說話太多的壞處數不勝數,有些人在任何場合都會滔滔不絕地發表意見,實際上是在自招禍患。所謂“言多必失”。因此,作為一個社會人,你必須要學會管住自己的嘴,免得因為莽撞無知、口沒遮攔而給自己招來麻煩。
上一篇:增強你的人脈競爭力
下一篇:大豬小豬落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