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修心”,平和淡泊
人,是受思想控制、受認識限制的。每一個人的思想、認識都有局限性,這就是我們要“修心”的根本原因。人自從出生開始,自我意識就不斷增強,主觀意念使很多問題、現象、事實都不是以本來面目呈現給我們。人若不“修心”,就不懂反省,就不會正確對待自己。
一個人有幾顆心?
有這樣一句佛語:“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意思是說:在高山和陸地上是不會有蓮花生長的;只有低洼之處,有泥水的地方,蓮花才能生長。這其實也是告訴我們,我們自出生后,要歷經各種誘惑,要歷經各種艱難困苦,而這些正好為我們“修心”提供了條件。艱難險阻、利益誘惑往往是對人的最佳考驗,在它們面前,人如果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就達到了“修心”的最高境界。
古人提倡“出淤泥而不染”,但要想在一個污濁的環境里面獨善其身是很不容易的。另一方面也說明,險惡環境可以磨煉一個人,使人成長、堅強。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界24小時不停地運轉,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來往奔波。然而,這熱鬧喧囂的生活只是人生的一種現象罷了,說穿了,那是活給別人看的。心,如果不“修”,就會迷失方向,瞞心昧己。因此,要“修心”,我們就要誠、敬、信、行。誠,就是不虛假;敬,就是不輕慢、不懈怠、不隨便、不放逸、認真恭謹;信,就是守信;行,就是行動。
有一天,幾個弟子為了“大悟”一意,爭得面紅耳赤,于是,他們幾個一起來到智禪大師的臥室,問道:“這世間,何謂‘大悟’呢?”
智禪大師聽了,微笑著說:“大悟自在心靜中……”
弟子們頗有些迷惑。在午膳之前,智禪大師帶著那幾個弟子,來到后山的李子林里。樹上的李子大都已經熟透,紫里透紅的果實,散發出一縷縷誘人的芳香。智禪大師吩咐兩個弟子從樹上采摘了一竹簍李子,而后讓在場的每一位弟子品嘗,李子的汁液像蜜汁一樣甘甜。吃完之后,智禪大師帶著弟子們走到一個小水潭前,他俯身掬起一捧潭水喝了起來。然后,他讓弟子們也嘗一下。弟子們紛紛仿效師父的樣子,喝了幾口潭水后,便咂咂嘴。
智禪大師問道:“小潭的水質如何呢?”
弟子們又用舌頭舔了舔嘴唇,回答說:“小潭里的水,比我們舍近求遠擔來的水甜多了。我們往后可以到這小潭來擔水吃呀!”
智禪大師便讓一個弟子提了一木桶潭水,然后回到寺院。午膳之后,智禪大師讓每一個弟子都重新品嘗一下從后山小潭打回來的水。弟子們嘗過之后,都將水從口里吐了出來,一個個皺起了眉頭。因為這水很澀,而且滿是一股腐草味兒。
智禪大師解釋道:“為什么同一個小潭里的水,卻有兩種不同的滋味呢?因為你們先前喝水時吃過李子,口里留有李子的余汁,所以就把這水的澀味給掩蓋了。而現在口中什么甜味都沒有,所以水的本色就喝出來了。”
弟子們都認同地點了點頭。
智禪大師看了看面前的弟子,意味深長地說:“這世上有些事情,即使你我親自體驗過,也未必能觸及它們的本質。”
不知你看過這個故事后有什么感想。世間萬事,皆由人心“操縱”。
1994年,由阿諾德·施瓦辛格主演的電影《真實的謊言》即將在一個小城公映。為了擴大影響,電影公司的經理親自上陣宣傳,畢竟,二三十塊錢一張的電影票在小城可是從來沒有過的。為使電影吸引更多的觀眾,公司破天荒決定,在電影公映的頭三天晚上7點推出“幸運觀眾撒謊大比拼”活動,撒謊最成功者將得到價值3000元的大彩電一臺,每天一臺。兩天下來彩電真的當場就派送了,這在小城引起了極大轟動。很多人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前來參加。
在第3天晚上整7點,撒謊大比拼活動準時開始。活動規則是隨機抽取現場觀眾,現場撒謊。主持人按動按鈕,顯示牌上數字閃爍:“停!請把話筒交給第8排22號觀眾,好!請你給大家撒個謊。”
一位男性觀眾,50多歲,站了起來,扶了扶眼鏡:“我是個老師,從來不撒謊。”
觀眾一陣哄笑。
主持人說:“這的確是一個謊言,但太老套,不能獲獎。”
“噢!”老師若有所思,“可我還沒說呢。”
觀眾又一陣哄笑。
“我就說一個吧,我帶過的一個高中學生,特別笨,各門功課加起來還不到60分,但我從來不打他,也不罵他,也不告訴他的家長,他上課說話我也不管,睡覺我也不管,不交作業我也不問,可他后來獲得了大學文憑,而且還當上了局長。”老師說完將話筒遞給了服務人員。
主持人笑笑說:“他的學歷可能是花錢買的,學歷雖是假的,但你的話卻是真的,所以你沒有撒謊。”
觀眾哄笑。
“請第10排15號觀眾說謊。”
一個小伙子站了起來:“我是交通局的一個公務員,我的這張票本來不是我的,電影公司送給我們局三位局長三張票,我們局長做了十幾年的領導,但生活比較困難,最近女兒上了高中,他們家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所以局長就把這張票賣給了我,票價30元,賣給我25元。聽說局長回去與在稅務局工作的老婆大吵了一頓,他老婆說虧了五塊錢……”
主持人認真聽完,說:“我知道,你們局長沒這么窮。”
觀眾大笑。
“今天看來大獎要落空了,看來還是老實人多啊,現在讓我們再看一位,第18排28號,多好的座位呀,有請!”
一位婦女被人拉扯著站了起來,揉了揉眼睛:“干嗎?電影還沒放就把我弄醒了。”
觀眾哄笑。
“請你撒個謊。”
“我干嗎要撒謊?”
“撒謊有獎啊,你看這大彩電,可能就是你的,就看你會不會撒謊了。”
婦女笑了笑說:“什么大獎,明擺著是騙人,昨天中獎的是鎮長的小姨子,前天中獎的是電影公司經理的親戚,誰不知道這是在騙人,快把這鬼把戲收了吧,我等著看電影呢。”
全場沉寂,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主持人不知所措,抓著頭望著經理,經理揮揮手。主持人鎮定了一下:“絕妙的謊言,我宣布這位觀眾獲得今晚的大獎。”
觀眾再一次鼓掌。
婦女又站了起來,平靜地說:“我說的是實話。”
可麥克風已被拿走,掌聲淹沒了她的聲音。
這個故事有些夸張,但說明很多世事難測,人只有不以逐利為目的,平淡看待世事,才能讓自己心態平和。我們每日浮沉于信息橫溢的洪流中,穿梭來往于各色人群間,做到平和淡泊,“修”好自己寧靜的心最重要。
上一篇:處世就像播種,仁愛比聰明更難得
下一篇:寵辱不驚,保持一顆歡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