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大王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1000多首音樂作品,后人稱他為“歌曲大王”。
舒伯特生于維也納近郊的一個教師家庭,8歲開始隨父兄學習提琴與鋼琴。11歲時,他被送到免費寄宿的神學院充當童聲合唱團的歌童。歌童的生活非常單調,不管春夏秋冬總是練琴、作曲,且生活艱苦,早餐到晚餐相隔8個小時。他在這家神學院呆了5年時間。后來舒伯特稱之為“牢獄般”的生活。
舒伯特創作非常努力,他15歲時就寫出了第一部交響曲和100多首歌曲。
21歲時,他只身到了維也納。在那里,他沒有工作,沒有親人,沒有關懷與溫暖,過著乞丐般的生活。為了糊口,他當了家庭音樂教師,收入極少。他和朋友租了一個很簡陋的房子。白天朋友出去上班時,他就自己一人在小屋里作曲。當時的稿酬很少,每首歌曲只值兩毛錢,雖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且常有不朽的作品問世,但他卻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有時連買五線譜稿紙都有些困難。
有一次,他和朋友在小飯館吃飯,突然來了創作的靈感,心中涌現一個動人的旋律,他沖他朋友說道:“很好的旋律出來了,沒有五線譜怎么辦?”朋友就將飯館的菜單翻過來畫了五條線遞給他。舒伯特一口氣便寫成了一首歌曲,這便是著名的《聽!聽!云雀》。
還有一次,舒伯特又冷又餓,卻已身無分文。沒有辦法,他硬著頭皮走進了一家飯館,坐下來在菜譜上作了一首曲子。飯館老板以為他是一個要飯的,想趕他走,后來看到樂譜,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樂譜,給了舒伯特一盤土豆。這首樂曲就是聞名于世的《搖籃曲》。許多年后,飯館老板在巴黎拍賣這首樂曲時,售價高達4萬法郎,而當時卻只值一盤土豆的價錢。
按理說,作曲家應該有自己的鋼琴,但舒伯特沒有——他甚至連一把小提琴都沒有。他的一位畫家朋友同情他,答應讓他到自己家里彈鋼琴。但畫家工作也很忙,不能總被打攪。于是,兩人商定,當畫家家里白色窗簾掛起來時。就表示他可以進去彈鋼琴。有一次,畫家家里的白窗簾一連幾天都沒有掛起來,他只好在窗外面不停地徘徊,非常渴望把心里的情感在鋼琴上宣泄出來。終于,他看到了朋友家的白窗簾在風中飄舞,他急匆匆地推開朋友家的門,坐到鋼琴邊不顧一切地彈了起來。其實,這只是風大吹動了白色窗簾而已,而畫家正在家里作畫,他的琴聲打斷了朋友的工作,招來朋友的責備,而他竟然沒有聽到。
現在,舒伯特的許多作品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像《小夜曲》、《搖籃曲》、《魔王》、《圣母頌》、《野玫瑰》等歌曲,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已成為古典音樂中的經典作品。另外,他的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第八交響曲》等器樂曲,至今還經常在世界音樂舞臺上被演奏。
名人箴言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上一篇:棉花麻布黃金
下一篇:浮在水上的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