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企業倒閉或虧損而沒有工作的人除外,只講在一些運作正常的單位,有少數人在“優化組合”、“雙向選擇”、“承包”等過程中被“化”了下來成了閑人。閑人不好當,閑得難受,于是是非就多,閑氣生得也多。本文正是想給這些閑人出主意,也可稱之為“閑文”。
有人說“市場經濟就是能人經濟”,且不管這話準確與否,如果你真有本事,就會有許多機會,單位沒事干可以到外面找事干,甚至可以為自己創出一番事業,沒有功夫生閑氣,做閑人。如果你本事不大也可認真反省一下,為什么人家都不要你?是不是既無本事,又不本分,身上的毛病不少,像老百姓說的是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的角色!如今可不是大鍋飯鐵飯碗,哪個單位都講效率,講效益,誰都想用能干的人,用好人,如果你吸取教訓,以勤補拙,多干活賣力氣,做人厚道一些,別人保準會來“優化組合”你。
還剩下一小部分閑人,既無真本事,又不肯反省自己,閑氣越鼓越脹,越脹越鼓,就開始過渡成小人:寫匿名信,打小報告,造謠誹謗,到處告狀……鬧騰的結果是給單位造成污染,把自己搞得更臭了,更沒有人敢要你了。結果沒氣壞了別人反氣壞了自己,造成惡性循環。
這些閑小人們也夠可憐的,翻來覆去就是這么兩下子,半個世紀前已被魯迅斥之為是“畜類的武器,鬼蜮的伎倆”,50多年過去了還是這一套,大概也是受智商所限,居然不知道時下已是“經濟調節”,它比“階級斗爭調節”要公正得多,使“小人效應”大為減弱,甚至“調節”得小人無效應。雖然有些領導人物仍然喜歡告密者,喜歡馬屁精,更不能說當下用人制度已完全杜絕了憑關系、靠后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現象,但是好人和能人的地位和以前相比得到了基本的改善,不是一般的流言飛語所能傷害得了的。商品經濟是要動真格的,迫于經濟的壓力,稍有良知的領導者都不敢把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小人提上重要崗位,提上來也呆不長。小人的悲哀就在于此——縱然你渾身都是舌頭,而這些舌頭又一刻不停地在蠕動,又能怎樣?徒遭人煩惡和厭棄,“流言止于智者”,也止于“經濟效益”,效益決定一個單位的命運,大家怎會容忍你砸了眾人的飯碗!
閑小人因為自己過的不好而不想讓別人過好,其結果比好人更痛苦萬分。好人頂多是忍受被小人中傷的痛苦,抓住證據還可以控告,把小人送上法庭或讓其惡行曝光。即使采取輕蔑的不予理睬的辦法,也是一種強大,使小人的中傷如迎風吐唾沫,先臟了他自己的臉。而小人則要承受雙倍的痛苦:一方面是自己的失落和“不幸”所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好人的成功、幸福、歡樂也讓他們感到痛苦無比。他們老想靠中傷別人安慰自己不正的心術,于是心靈越發地卑下,整個人墮落為卑下心靈的奴隸——這絕對是一種病態。中國古醫書上稱這種造謠生事的人是“妒火中燒,可令其神不守舍,精力耗損,疾病滋生”。最近報紙上公布了德國醫學家的研究成果也證實小人行為是一種疾病,與麻風同格。
這病有沒有辦法醫治呢?有。藥方很簡單,就是天津人的一句大笑話:“生氣不如攢錢!”
這“攢錢”就是發奮,干成一番事來證實自己。與其拆別人的臺不如給自己建個臺,何必拉別人的短處來和自己比低,應該和別人的長處比比高。
不知閑小人們可愿服此藥?
上一篇:生命中的軟與硬
下一篇:男人們,請多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