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接納自我,不附加任何條件
那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總能帶給人一種自信樂觀、激情澎湃、敢于冒險、百折不撓的力量。我們真的不知道,究竟是這些品質造就了他們的成功,還是成功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積極、越來越美好?無論答案是什么,但我們在潛意識中已經認定了一點:成功的人、優秀的人,就是這樣的!
事實是否如此呢?有一個站在塔尖上的人,真實地向世人展示了成功者的另一面。
他畢業于哈佛,順利從本科讀到博士,是哈佛三名優秀生之一,被派往劍橋進行交換學習;他是個一流的運動員,16歲那年獲得了全國壁球賽冠軍,還傳奇般地帶領以色列國家隊贏得壁球賽的世界冠軍,被視為民族英雄;他的“積極心理學”課程,即所謂的“幸福課”在哈佛受歡迎度排名第一;他給世界500強企業做培訓獲得極高的評價,被譽為“摸得著的幸福”,還因此成為全美課酬最貴的積極心理學大師。
或許,你已經猜到了他的名字——沙哈爾。
你相信嗎?就是這么一個在世人眼中如此“成功”的人,在接受采訪時,竟也會表現出靦腆與害羞。我們印象中的成功激勵大師,不應該是激情澎湃口若懸河的嗎?他怎么會緊張呢?但事實告訴我們,沙哈爾教授就是這樣,他看上去很平靜,也很冷靜,他甚至還說“我曾經不快樂了30年”,這句話讓很多人一下子喜歡上他。
提到他的成功秘訣,簡簡單單四個字:接受自己。
他沒有因為自己是專家,就要求自己必須“像”專家;他也不會因為靦腆害羞而自責,也不會為緊張而焦慮,更不會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或是用什么方式強行壓抑緊張。面對這些具體而細微的心理情況時,他只會對自己說:我接受自己的緊張,OK, Go ahead!
提到自己最初被外派美國培訓的三個月,他承認自己一直很緊張,因為在一個新的文化環境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曾經希望自己像某個同事一樣富有感染力,幽默灑脫,他還刻意花費心思去學習模式幽默,但事實上,他的感覺并不好,因為這種行為和感覺都不夠自然。后來,很多人在不經意間向他透露,更喜歡他本真的樣子。于是,他又做回了自己,還驚喜地發現,這種感覺特別好。
其實,他的情形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只是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全然悅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可以解決很多心理問題。我們往往會因為遭遇了失敗而懊惱不已,想著自己為什么不能像誰誰誰一樣。于是,我們以后可能就會效仿那個人,但因為總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到最后我們也沒能和那個人一樣獲得成功,反倒遭受了更大的打擊。還是那句話,我們太關注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了,以至于我們的眼中就只有它,全然忘了自己還有優勢可以發揮。
如果我們一直懷疑自己、否定自己,那么生活中的一切也會受到負面的影響。我們心中的那個聲音,時刻準備著抓住我們的失誤和弱點,然后做出嚴厲的批評,讓我們背負令人痛苦的情緒,讓我們對自己感到失望,摧毀我們的自信。如果能拋開這個聲音,完全地接受自己,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認為自己是有用的、樂觀的,那么不管我們有多少缺陷,曾經犯過多少錯,都可以平靜坦然地接受,沒有絲毫抵觸與怨恨。
你一定會問:我該如何學會接納自己?
接納,意味著接受事實,承認事實。以形象為例,你可能嫌棄自己胖,嫌棄自己腿粗,嫌棄自己的身材比例,那么現在,你要做的就是——關注著鏡子里的自我形象,試著對自己說:“不管我有什么樣的缺陷,我都無條件地完全接受,并盡可能喜歡我自己的模樣。”
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明明不喜歡那些缺陷,為什么要接受?如何接受?
首先,你要承認鏡子里的那個形象就是你自己的模樣,接受這個事實,會讓你覺得舒服一點。有些部分可能符合你的完美標準,有些部分則不怎么耐看……這時,你不能逃避,不要抵觸和否認,而是要放棄完美,放棄“公有化”的標準——眾人眼里、口中說的美好,你要用自己的標準來看待自己。這樣,你才能夠接受自己,肯定自己,關愛自己;也唯有認同現在的自己,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上一篇:學會拒絕,別來者不拒
下一篇:學會放下,選擇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