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
人類有著悠久的歷史,對比而言,你的生命卻是那般短暫。在你短暫的一生中,幸福而美妙的時刻總是轉瞬即逝,稍不留意,它們就會和你失之交臂,讓你后悔不迭。
抓住機會才是金
我想告訴你,機遇和你的事業密切相關。機遇是一個美麗而又淘氣的天使,她后悔降臨在你的身邊,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就轉瞬即逝,不管你如何后悔莫及,她都從此杳無音信,無處尋覓。
在商業活動中,時機的把握完全可以決定你是不是有所收獲。能否抓住機會,是你成功的關鍵。要抓住每一個致富的機會,哪怕那種機會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
在失敗的道路上,到處是錯失的機會。等待機遇從前門進來的人,往往忽略了從后門進入的機會。
這是一句在當今美國流傳得十分廣泛的諺語,你或許能從中領悟到一些成功的道理。
你一定見過溪流上有很多順流而下的枯葉。它們有的匆匆而過,很快就看不見了;有的則靠近河岸,隨流水波動,但很快就被卷進漩渦里;有的則漂到靜水處,安靜得像一個聽話的孩子。
你的生命歷程猶如這溪流里的流水和那漂移不定的落葉,有的停滯在某處,有的乘著急流往下游奔馳。你乘著這道流水,也許就在岸邊獨享一份安閑,好幾年才移動那么一點點,甚至是停滯不動。順流而下的落葉,只能跟著流水走,毫無辦法。它的前途,完全由風向與流水來決定。
但是,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是你自己,不必老待在靜止不動的靜水處。去哪里取決你的決定。你可以選擇最洶涌的地方,乘著急流,去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你應該給自己一份信心,用盡力量,向著急流游去。
當然,這話說起來一點兒也不復雜,要做起來似乎卻很艱難。急流處仿佛是一片風光無限的境地。然而,你是不是能夠游到那里去,興許你自己就沒有一定的把握了。
這個時候,你或許已經有了一種前途渺茫的感覺。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你是就此回到原地還是勇往直前呢?你是不是已經變得猶豫不決了?
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個是否游的問題,很多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會碰到如此的困惑。對于那些有自信心的人來說,他必將挺身接受考驗,毅然向中心游去。
因為他們明白,只有敢經歷風險的人,機遇才會向他們開放。然而,對于那些懦弱的人,怕變化的人,他們則只好躲在安樂窩里,眼睜睜地看著別人乘著急流奔馳而下。
約翰·甘布士就是一個敢于冒險的人,善于冒險并最終乘著急流勇敢地游到了理想之所。
約翰·甘布士是美國路易斯維爾地區的百貨業巨子,他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功不以為然,因為在他看來,只要抓住了機會,成功就是如此簡單。他說:“對于機會而言,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
那些自大的人聽了這話肯定會不屑一顧。他們認為,一方面,實現希望的機會微小,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倘若去追求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倒不如買一張獎券碰碰運氣。所以,他們不懂得珍惜這小小的機會。
不妨聽聽有關約翰·甘布士的故事吧!
有一次,約翰·甘布士要乘火車去紐約,但事先沒有買火車票。那個時候正是圣誕前夕,有很多人要去紐約度假,所以火車票很不容易買到。于是,甘布士夫人打電話給火車站經理,詢問是不是還能夠買到當日的車票。
車站經理的答復是車票都已賣完。不過,車站經理又說,假如不怕麻煩的話,可以帶著行李到車站碰碰運氣,會不會有要退票的人。車站經理還反復強調了一句:“這種機會或許只有萬分之一。”
甘布士先生知道這個消息后,就果斷地決定按原計劃出行,仿佛自己已經搞到了火車票。
他的夫人不解地問道:“親愛的,要是你到了車站買不到車票怎么辦呢?”
他很自信地回答夫人:“不用擔心,大不了當成拿著行李去散步。”
甘布士來到車站,等了許久,也沒見到要退票的人。乘客們都川流不息地向月臺涌去。
然而,甘布士并沒有因此而泄氣,而是耐心地等待著。距列車啟動還有五分鐘的時候,一位女乘客匆忙地趕來退票,由于她的女兒病得很嚴重,她被迫改坐以后的車次。于是甘布士買下那張車票,這樣,他終于坐上了火車。
到了紐約,他在酒店里洗過澡,躺在床上給太太打電話時十分愉快地說:“親愛的,我等到火車票了,因為我相信敢于堅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約翰·甘布士在商場上的成功經歷或許更能讓我們理解機遇的重要性。
有一年,路易斯維爾地區經濟蕭條,很多工廠、商店紛紛倒閉,他們都被迫賤價拋售自己堆積如山的存貨,甚至1美金就可以買100雙襪子。當時,約翰·甘布士還只是一家織造廠的小技師。面對這樣蕭條的市場,甘布士卻好像胸有成竹。他的做法有點令人費解,他立即把自己全部的積蓄用來收購這些低價貨物和一個個倒閉的工廠。
人們見到他這樣做,都嘲笑他是個大笨蛋!
約翰·甘布士對其他人的看法一笑置之,照樣收購各個工廠和別人積壓的貨物,并租了一個很大的貨倉存放起來。
夫人勸他,不要這樣盲目地收購,因為他們的積蓄畢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失敗,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對于夫人的擔心和勸告,甘布士笑過后又安慰她道:“三個月以后,我們肯定會發大財的。”
甘布士的話仿佛根本無法兌現。經濟情況已經越來越不好,人們開始為甘布士擔心。
此時,那些存貨就算賤價拋售也找不到買主了,只好燒掉了所有庫存的貨物,以穩定市場上的物價。
太太看到別人已經在焚燒貨物,極為擔心,抱怨起甘布士來。他平靜地說:“是出手的時候了,再拖延一段時間,我們就可以大發一筆了。”
如他所料,存貨一售完,物價就漲了起來,他們從中發了大財。他的妻子對他的遠見驚嘆不已。后來,甘布士用這筆賺來的錢,開設了五家百貨商店,生意極為火爆。憑借不懈的艱辛努力,最終,他成了全美影響力較大的商業巨子。
他在給青年人的一封公開信中誠懇地說道:
年輕的朋友們,不要放棄那萬分之一的機會,因為它將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有人說,這種做法不是聰明行徑,比買獎券的希望還渺茫。你這么認為是很片面的,由于開獎券是受別人管理,絲毫不被你的主觀意識改變。但這種萬分之一的機會,卻完全得靠你自己的主觀努力去完成。
所以我們必須盡力抓住萬分之一的機會,并不是這個機會你抓住了就能有所收獲。因為,實際上,要想把握這萬分之一的機會,你必須具備一些別人做不到的條件。那么,你該有怎樣的必備條件呢?
在我看來,要把握這萬分之一的機會,你應該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
1.你的目光應該放得遠些。鼠目寸光是行不通的,你不能只看見樹葉,卻看不見整片森林。
2.你必須堅持不懈。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信心是無濟于事的。
一旦這些條件你都具備了,只要你不懈地去努力,那么有一天你就將成為百萬富翁。要在商業活動中有所作為,僅靠一味地埋頭苦干是無法取得成功的。看準時機就抓住它,將它變成現實的財富,才是成功企業家的明智選擇。
機不可失的秘訣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在你的生活與事業中,倘若你能在時機來臨的時候抓住它,并付諸行動,那么,幸運之神就一定會光顧你的。對于商業是否成功而言,機會的稍縱即逝尤其如此。
倘若有些人在時機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那么他注定只是一個十足的失敗者。有些人卻明白時機的重要性,并能及時把握,所以,他們的一生都好像一帆風順,心想事成。
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以北方工業資產階級戰勝了南方種植園主宣告結束,但林肯總統卻遇刺身亡。全美國的人民沉浸在歡樂與悲痛之中,既為統一美國的勝利而心情振奮,又因失去了一位可敬的總統而傷心惋惜。
然而,面對這種情況,后來成為美國鋼鐵巨頭的卡耐基卻看到了另一面。他預測到,戰爭結束之后,經濟復蘇將成為必然性,經濟建設對于鋼鐵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
于是,經過他不懈地努力,合并了兩大鋼鐵公司——都市鋼鐵公司和獨眼巨人鋼鐵公司,創立了聯合鋼鐵公司。同時,他又讓自己的弟弟創辦了匹茲堡火車頭制造公司,并讓他控制經營蘇必略鐵礦。可以說,卡耐基擁有了一次絕好的機會。
這時候,美國擊敗了墨西哥,奪取了加利福尼亞州,決定在那里建造一條鐵路。同時,美國政府又正在規劃修建橫貫全美東西的鐵路。在當時,投資鐵路可以說是最賺錢的。美國聯邦政府和國會首先決定修建聯合太平洋鐵路。
然后,又決定以聯合太平洋鐵路為中心線,修建另外三條橫貫大陸的鐵路線。這三條鐵路分別是:
第一條是從蘇必利爾湖橫穿明尼蘇達,途經位于加拿大國界附近的蒙大拿西南部,再橫過落基山脈,到達俄勒岡的北太平洋鐵路。
第二條以密西西比河的北奧爾巴港為起點,橫越得克薩斯州,經墨西哥邊界城市埃爾帕索到達洛杉磯,再從這里進入舊金山的南太平洋鐵路。
第三條則是由堪薩斯州溯阿肯色河為起點,再越過科羅拉多河到達圣地亞哥的圣大菲。
然而,當時的美國政府、國會及社會各階層人士對三條鐵路的方案并不贊同。人們向當局提出了縱橫交錯的各種相連的鐵路建設的申請,形形色色,竟達數十條之多。美國的鐵路革命已經開始了。
而卡耐基則正是看到了鐵路革命到來的這個難得的機遇。因為,他很明白,美洲大陸現在是鐵路時代、鋼鐵時代,需要建造鐵路、火車頭和鋼軌,對鋼鐵的需求肯定會成倍增加。所以,卡耐基便向鋼鐵業發起了進攻。
在聯合鋼鐵廠里,很快就矗立起了一座225米高的熔礦爐,這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熔礦爐。對它的建造,投資者都很擔心。然而卡耐基的努力卻打消了投資者的疑慮。
他聘請了一些化學專家駐廠,以檢驗買進的礦石、石灰石和焦炭的品質,使產品、零件及原材料的檢測系統化。
當時,從原料的購進到產品的賣出,都沒有條理,直到結賬時才能知道利潤,缺乏科學的管理方式。
卡耐基于是采用了科學的管理方法,貫徹了各層次職責分明的高效率的管理理念,從而讓聯合鋼鐵公司的鋼鐵產量大大增加。
與此同時,他又引進了一系列先進的鋼鐵制造方面的專利技術,其中包括當時最先進的英國道茲工程師“兄弟鋼鐵制造”技術和“焦炭洗滌還原法”。
后來證明,他的這一做法是正確的,不然,卡耐基的鋼鐵事業就會在不久的大蕭條中成為犧牲品。
經濟危機席卷美國:銀行倒閉,證券交易所關閉,各地的鐵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斷,現場施工停止,鐵礦山及煤山相繼歇業,匹茲堡的爐火也不再燃燒了,市場前景一片茫然。
然而卡耐基的信心卻依然堅定,他斷言:“只有在經濟蕭條的年代,才能以低的價格買到鋼鐵廠的原材料,并且工資也相應便宜。其他鋼鐵公司相繼倒閉,向鋼鐵挑戰的東部企業家也停止了腳步。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絕不能放過。”
在經歷蕭條的環境下,卡耐基卻反其道行之,打算建設一座鋼鐵制造廠。他走進股東摩根的辦公室,談出了自己的新打算:“我計劃投資百萬元,建貝亞默式5噸轉爐兩座,旋轉爐一座,現加上亞門斯式5噸熔爐兩座……”
“這樣做,工廠的生產能力會達到什么程度呢?”摩根問道。
“倘若1875年4月開始生產,鋼軌年產量將達到3萬噸,每噸制造成本大約69美元……現在鋼軌的平均成本大約是每噸110美元,新設備總投資額是100萬美元,第一年的收益就等于成本……”
卡耐基又指出:“實際上,投資鋼鐵制造比投資股票收益更大。”最后,股東們同意了卡耐基的發展計劃。
工程進度比預定的時間稍為落后。1875年8月6日,卡耐基收到了第一份訂單——2000根鋼軌。熔爐點燃了。每噸鋼軌的生產勞務費是8.26美元,原料40.86美元,石灰石和燃料費是6.31美元,專利費1.17美元,總成本不過才56.6美元。這樣的成本大大低于原來的預算。卡耐基為此激動不已。
1881.,卡耐基與焦炭大王費里克達成協議,雙方投資組建了F.C.佛里克焦炭公司,雙方各占一半股份。
同年,卡耐基又以他自己的三家制鐵企業為主體,并聯合許多小焦炭公司,組建了卡耐基公司。
經過這一系列的努力,卡耐基兄弟企業的鋼鐵產量已占了全美鋼鐵總產量的1/7,而且開始壟斷美國的鋼鐵生產。
到1890年,卡耐基兄弟吞并了狄克仙鋼鐵公司之后,一舉將資金增到2500萬美元,公司名稱也變為卡耐基鋼鐵公司。不久,又更名為US鋼鐵企業集團。
從卡耐基在鋼鐵制造業上的成功經歷上看,他的成功與他善于抓住有利時機是密不可分的。不用懷疑,你肯定能從他的身上大受啟發。
但是,對于他的成功有些人會不屑一顧,他們會說:“他只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我倘若有他那么好的運氣,一定會比他做得更出色、更有成就。什么善于把握時機啊,一切都只不過是運氣使然。”
如果當你讀了卡耐基的創業經歷后,仍堅持自己的運氣信念,在這里我們也就無話可說了,只能勸你別在這本書上浪費時間了。
但不管你是否認同我們的觀點,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
當運氣來了時,你的聰明與智慧就應該很好地在運氣上發揮作用。站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要告訴你,運氣實際上也就是抓住機會的同義詞。
上一篇:抓住時間的韁繩
下一篇:撥不通的愛情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