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性教育如何進行
大多數父母對于如何對孩子開展性教育充滿困惑,覺得回答孩子相關問題時很尷尬,不知道如何解答。有心理學家表示,不能刻意回避孩子關于性的問題,建議父母在自然的狀態下引導孩子學習性知識,同時,在幼兒園階段就應該開始對小孩進行性教育。而想要改變目前性教育的窘境,最關鍵的是要改變老師和父母的觀念。
盧媽媽近期為4歲兒子“我從哪里來”的問題所煩惱。盧媽媽之前跟他說,媽媽肚子里有個種子,長大了就成了他了。但他后來有一天跟媽媽說:“媽媽,我的肚子里也有一顆種子。”搞得媽媽哭笑不得,不知道怎么給他解答這個問題。
一位媽媽對12歲兒子的遺精非常關注,每次兒子換下的內褲都要進行檢查,發現內褲上的精液后還要向兒子詢問是否遺精,結果讓兒子非常不好意思,總是把自己的內褲藏起來,甚至就直接扔了。
家中的男孩子漸漸長大了,會慢慢發現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父母要正確、大方地對待男孩子提出的問題,清楚明確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傳播,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父親是男孩子性教育的最佳人選
在現實中,很多母親越俎代庖,代替父親與兒子交流遺精的話題,這是非常不合適的。而父親借口工作太忙來回避對男孩的性教育,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假如母親對孩子遺精的事情非常關注,還詢問孩子是否遺精,那母親這樣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兒子的隱私,讓兒子產生不被尊重的感受。母親要明白兒子是一個男人,要保持與兒子的界限。
2.幫助男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
盡管一個人的性別在受精的一剎那就決定了,不過在心理層面上,性別的心理發展是從3歲到成年的這段時間。通常3歲左右的孩子,就會知道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不過他們會好奇地問:為什么女孩要穿裙子、留長發,而男孩子要穿褲子、留短發?這是兒童性別心理發展的開始。在這個階段,父母需要注意,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同時讓孩子對身體的各個部位有大概的意象。
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的男孩,從小受到父母長輩的寵愛,他們喜歡待在家里玩電腦,習慣了跳躍式、非邏輯思維方式,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容易變得自私冷漠。有的男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心智依然不成熟,沒有責任意識,擔不起責任。所以,父母要在適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3.對男孩子進行性知識灌輸
父母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比如給孩子洗澡時,可以告訴他身體每個部位的名字以及功能,就好像做游戲一般。引導孩子不要在公眾場合換衣服,可以找一個遮蔽的地方,因為身體的一些部分是隱私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性別。
對于孩子提出的性方面的問題,父母需要盡可能地用簡單的語言告訴他,比如大方提到乳房、陰莖等字眼,就好像告訴孩子這是蘋果一樣。同時需要告訴孩子,這些部位是隱私的。父母需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才可以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面對孩子的問題,父母只需要給一個直觀的回答,不宜太詳細,這樣只會讓孩子混亂。
心理啟示
對孩子的早期性教育,關系到男孩身心是否健康成長,關系到家庭和社會的安定。隱私的概念應該是從開始進行性教育時就告訴孩子,父母要告訴孩子,生殖器官是人的隱私部位,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其他人無權看或觸摸這個部位。同時,父母需要通過非語言行為向孩子傳遞正面的信息,比如夫妻之間互相尊重、助人為樂等做事原則,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上一篇:電視劇一般的浪漫愛情,為什么卻以分手告終
下一篇:真正讓你成長的,是每一次的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