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和家長對著干時,試著讓他做選擇
寶媽:我家孩子總是喜歡和我對著干,讓他往左他往右,到了吃飯的時候想要讓他吃飯,可是他非要再玩一會兒,說他不餓。等到大家都吃完了,他又喊餓,真是拿他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當孩子和你對著干的時候,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做選擇,讓孩子自己選擇想要做的事情,家長們可以說出兩個孩子都喜歡做的選項,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并且要告訴他做出選擇就要承擔后果,不要反悔。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也可以鍛煉孩子承擔責任的意識。
夏天過去了,天氣漸漸變涼了,媽媽決定帶著泡泡去商場買秋天的衣服。
在商場里,泡泡被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住了,眼睛都看不過來,一會兒摸摸這,一會兒看看那。媽媽在后面一會兒喊:“慢點跑,別摔了?!币粫河致犚妺寢尯埃骸芭菖?,不要碰那個,碰壞了我們是要賠錢的?!钡桥菖輰寢尩亩诤敛辉谝猓匀辉谏虉隼锱軅€不停,媽媽只好在后面不停地追趕。
好不容易到了賣兒童服裝的地方,媽媽讓泡泡坐下來休息一兒,自己去給他挑選衣服。泡泡坐在凳子上無聊地踢著腳。媽媽挑了幾件衣服回來了,泡泡就開始試衣服,泡泡對衣服毫無興趣,反而對旁邊的玩具產生了興趣。他試完衣服就跑進了賣玩具的地方。
在玩具店里,一輛藍色的遙控玩具車吸引了泡泡的注意。他站在玩具車前面停了下來,然后回過頭看了看媽媽。
泡泡:“媽媽,我想要這個玩具車。”
媽媽:“不行,家里有那么多的玩具車呢,好多你都沒有玩過呢,不能再買了。”
泡泡:“可是家里沒有藍色的汽車,我喜歡藍色的?!?/p>
媽媽:“那也不行,家里有那么多,你都玩不過來,不能再給你買了?!?/p>
泡泡:“我就要這個,媽媽給我買這個吧?!?/p>
媽媽:“不行,我們還要去買衣服呢,快放下,我們走了?!?/p>
泡泡拿著玩具車不放,媽媽就拉著泡泡往外走,可是泡泡死活也不走,掙脫了媽媽的手說:“你不給我買我就不走?!闭f著就坐到了地上哇哇大哭起來,還在地上打起了滾,泡泡的哭鬧吸引了很多人前來圍觀。
媽媽:“你快起來,這么多人看著你呢,多丟人啊。”
泡泡:“我不要,我就要這個汽車?!?/p>
媽媽想了想對泡泡說:“媽媽可以給你買這個玩具車,可是媽媽沒有帶那么多錢,如果給你買玩具車的話就不能給你買衣服了,你就沒有新衣服穿了。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你沒有衣服穿,只能凍著了。家里的玩具車有多余的,可是衣服沒有多余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吧。你想好了告訴我一聲。”
泡泡停止了哭泣,他坐在那里想了一會兒,然后拿著玩具車走到了媽媽的身邊。
媽媽:“想要玩具車是嗎?我給你交錢去。”說著起身要去交錢。
泡泡攔住了媽媽,小聲地說:“媽媽,我不要玩具車了,你給我去買衣服吧?!?/p>
媽媽:“決定好了是嗎?不許反悔了啊。”
泡泡點了點頭。
媽媽:“把玩具車還給阿姨,我們去買衣服了?!?/p>
泡泡非常不舍地把玩具車給了售貨員,然后和媽媽一起走了出去。
專家解讀: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經常會和大人對著干,他們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但是由于年齡以及思維能力的限制,有時他們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確。就像案例中的泡泡,他已經有了很多的玩具車,可是看到喜歡的仍然要買。而媽媽想的是天涼了給他買衣服穿。
可是小孩子不會想到這些,他們只是想要玩具,他們也不會想到買玩具有沒有用,他們只要喜歡就要買,可以說明孩子的想法是有局限的。好在泡泡的媽媽是一個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媽媽,她并沒有發火,也沒有批評泡泡,而是和泡泡講道理,即便泡泡根本沒有聽進去,還躺在了地上大哭大鬧,但是泡泡的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有妥協,也沒有強行將泡泡拉走,最后讓泡泡做了一道選擇題,和泡泡講清楚事情的利弊,讓泡泡自己去思考,自己做出選擇。雖然泡泡的行為讓媽媽很沒面子,但是媽媽并沒有因為自己的面子問題向泡泡發火,而是沉住氣采用了很好的教育方式,家長們可以學習和借鑒。
孩子有主見是家長應該高興的一件事情,說明孩子自己進行思考了。但是有時候孩子的想法肯定會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考慮事情是片面的,有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對于他們并不是有利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進行把關了。但是,家長們在把關的時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千萬不要強行地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可以把自己想要讓孩子做的事情和孩子想要做的事情放在一起讓孩子進行選擇,前提是要把兩件事情的利弊都分析清楚,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選擇,盡量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面來。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尊重,減少他們的逆反心理。
給家長的話
當孩子跟家長對著干的時候,我們可以稍微動一下腦子,多用一些技巧,讓孩子做個選擇題,多給孩子一些思考的空間。
上一篇:巧妙運作,黃沙也能變金子
下一篇:心定了,就不會再取舍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