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斂虛榮心,少一點炫耀
快樂和幸福不能靠外來的物質和虛榮,而要靠自己內心的高貴和正直。
生活中,有些人總認為自己比別人技高一籌,事事比人強。他們總喜歡把得意掛在嘴上,逢人便夸耀自己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富有,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甚至沒有考慮當時的聽者是不是正處于人生低迷期。他們夸夸其談后,以為就能夠得到別人的敬佩與欣賞,而事實上,別人并不愿意聽得意之事,自我炫耀的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快樂和幸福不能靠外來的物質和虛榮,而要靠自己內心的高貴和正直。”真正快樂和幸福的人懂得珍藏自己的幸福,而不是拿來到處炫耀。
王昭的母親是一個喜歡夸口的人,不論誰到她家去,椅子還沒有坐熱,她就把自己家值得炫耀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告訴人家,說話時的表情還是一副十分得意的樣子。王昭一個同學的父親下崗了,經濟上有點緊張,他母親知道了,非但不安慰人家,反而對這位同學的父親說:“我家孩子的父親每月工資好幾千元,我們家吃喝不愁。”她侄女給她買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價格不菲,她就跑到人家那里去炫耀:“這是我侄女在上海給我買的衣服,猜一猜多少錢?1800元。”說完,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意思是:怎么樣,買不起吧。
就因為她逢人就愛炫耀的毛病,現在到她家里去的客人越來越少,因為沒有人愿意聽她的長篇大論,充當她炫耀自己的陪襯。
在他人面前一定要多一點謙虛,少一點炫耀,尤其不能在失意者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因為你的得意往往會襯托出別人的失意,甚至會讓對方認為,你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便是嘲笑他的無能,讓對方產生一種被比下去的感覺,進而更加惱火,甚至討厭你。
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時,都要低調一點,低調做人不僅是保護自己的姿態,更是一種懂得包容的雅量。得意時的低調,是一種謙遜也是一種體諒。因為當自己得意之時,身邊肯定會有不如你的人,即使你沒有炫耀的意思,但別人卻可能產生一種自卑和嫉恨心理。
一次,李仁約了幾個朋友來家里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識的。李仁把他們聚攏來,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目前正處于人生低潮中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名下的一家公司倒閉了,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面對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處境,大家都回避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叫“老吳”的朋友前些天炒股賺了很多錢,幾杯酒一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那種得意的神情,連李仁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去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后來提早離開了。李仁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憤憤地說:“老吳再會賺錢,也不必在我面前說得那么神氣。”
李仁明白他的心情,因為在多年前他自己也遇到過低潮,而當時正風光的親戚在他面前炫耀豐厚的薪水和年終獎金。那種感受,就如同把針一支支插在心上,說不出的苦楚。
在朋友面前,千萬不要炫耀自己的得意,沒人愿意聽這樣的消息。如果你只顧炫耀自己的得意事,對方就會疏遠你,于是你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誠然,人在得意之時難免有張揚的欲望,如果一定要談論你的得意,要注意場合和對象。你可以在演說的公開場合談,對你的員工談,享受他們投給你的欽羨目光,也可以對你的家人談,讓他們以你為榮,但就是不要對失意的人談。因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敏感,你的談論在對方聽來,都充滿了諷刺與嘲諷的味道,讓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當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說你的,他聽他的,但這么看得開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談論的得意,對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種傷害。
一般來說,失意的人較缺乏攻擊性,郁郁寡歡是最普遍的心態,但失意的人聽你得意洋洋地吹噓后,普遍會有一種心理——懷恨。這是一種轉移到心底深處的對你的不滿,你說得唾沫橫飛,不知不覺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顆炸彈,為自己樹立了敵人。
失意者對你的懷恨不會立即顯現出來,因為他暫時無力顯現,但他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泄恨,例如說你壞話、扯你后腿、故意與你為敵。而最常見的則是疏遠你,避免和你碰面,于是你不知不覺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隨意自夸是不通人情世故者的通病,為此常會敗事。收斂起虛榮,表現得謙虛一些,才可能真正被人接納,找到成事的“切入點”。
上一篇:摘掉名利的“桂冠”
下一篇:放下勉強占有的,拾起的是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