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很多人為什么才華橫溢卻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很多人品學兼優卻在失敗后一蹶不振。不是因為他們的機遇比別人少、運氣比別人差,而是因為他們總是想著去改變環境、改變對手,卻不想如何改變自己。
只知道橫行,不知道如何回避是螃蟹的行事風格;只知道退縮,不知道如何前進,則是烏龜的人生觀。真正的智者,他既知道如何在適當的時候前進,也知道如何回避風險,以退為進。人生之旅本身就形同一張單程票,它不允許我們從頭再來。一個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能坐到什么位置,能坐多久,完全取決于他走路的方式。
一名美國知名高校著名教授做演講時,提出了自己做老鼠實驗的結果。這時,有一位學生突然舉手提問,教授答應了他的要求,這位學生非常冷靜地說:“如果你用另一種方法做這個實驗,結果會是怎樣呢?”這時,所有的聽眾都看著這位教授,等著這位教授給出滿意的答復。
結果這位教授卻非常干脆地說:“我根本沒有用那個方法做過這個實驗,所以我不知道這個結果。”
同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其他教授身上,很可能會當眾撒一個不大不小的謊:“我想這個結果會是……”
適當的時候顯示一下我們的不足與弱點,袒露真實的自己,反而更能讓自己贏得別人的尊敬與信任。這給我們的工作帶來的啟示是,不要太注重職位本身對一個人的影響,如果你在一個看似體面的位置上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倒不如退一步,找一個更能實現自己價值的位置。即該退的時候要學會理智地退一步,如果怕丟面子,怕影響自己的形象,過分地逞能,只會把自己逼向一個死胡同。
做事如此,做人如此,干事業更應如此。
王強做服裝生意已經三年了,雖然自己掙到了一筆不多不少的錢,但是,他越來越感到生意難做,于是開始思考如何退出這個行業,另謀出路。一天,一位生意場上的朋友勸他說:“現在掙錢越來越難,但隔行如隔山,你還是繼續做你的服裝生意吧。”
王強是個善于思考的人,他分析了目前的形式:“現在人們買衣服,越來越追求高檔,但是一些高檔的衣服又不可以用水洗,所以,他們經常要把衣服送到干洗店。”然后,他決定不再設攤賣服裝,而要開一家干洗店。結果生意非常火熱。當那位朋友還在為如何能夠招徠到顧客而苦苦思考的時候,王強卻大賺了一筆。幾年后,當干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時,王強卻果斷地退出,轉而又進入了一個更賺錢的行業。
做人做事要懂方圓之道,每一個人一生都不可能總是走在一條直線上,偶爾會彎彎曲曲、偶爾會有起有伏,所以,前進不是要求你無視腳下的路,埋頭前進,而是要學會以一種更聰明的方式走路。當你無法戰勝你的對手,該退的時候,要暫時退一下,能繞的時候,一定要繞著過去。橫著脖子,既不懂拐彎,也不懂得退讓的人,不能說他們堅強、果敢,只能說是沒有頭腦。
在社會上行走,能進能退是一種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當我們在機遇面前選擇放棄時,就會錯失成功;當我們在無能為力的事實面前選擇死纏蠻打時,就會碰壁。只有做事能進能退,才是真本事。
許多人做人很成功,做事顯得有分寸,不在于他們能力有多強,而在于他們懂得方圓之道。一個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也不可能一無是處,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屬于他的機會,也有考驗他的各種問題,更有他不可戰勝的事物。對此,方圓做人,就要在適當的時候改變自己,而不要想著去改變對手、改變環境。
上一篇:攀附貴人要活脫,不可生拉硬套
下一篇:施恩不當便成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