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他人,讓孩子學會感恩
寶媽:我兒子就是家里的“小霸王”,什么事情都得依著他,都得以他為中心,不懂得關心人,總是覺得別人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你說他的時候,他還很理直氣壯,真氣人。應該怎么辦呢?
作為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總是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應該懂得互相關愛,應該有一個和睦的關系。孩子也會在這種環境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感恩。
珍珍是家里的獨生女,可是她的身上并沒有嬌氣和自私,她懂得關心別人,很受同學們的歡迎。當有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總是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有同學過生日的時候,她會精心準備禮物;當有人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她會給予安慰和鼓勵;當老師需要幫助的時候,她也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老師……珍珍之所以懂得關心他人,得益于父母對珍珍的教育。
珍珍的父母是普通的上班族,平日工作都很累,但是他們卻懂得互相關愛,爸爸知道關心媽媽,媽媽同樣非常體貼爸爸。在家里,都是媽媽做飯,爸爸洗碗,爸爸不會讓媽媽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家務,而且還經常讓珍珍幫著媽媽干家務。吃東西的時候,爸爸、媽媽不會讓珍珍一個人可勁吃,而是全家人一起分著吃。珍珍父母經常教育珍珍要關愛他人。
在珍珍小的時候,一天晚上吃過晚飯,全家人坐在沙發上吃水果。茶幾上擺滿了香蕉、桃子、西瓜,還有珍珍最喜歡吃的葡萄。珍珍看到有自己喜歡的葡萄,就伸手把整盤葡萄放到了自己的面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覺得有點不妥。
爸爸:“珍珍,你怎么把葡萄放到了你自己的面前啊?”
珍珍:“我喜歡吃葡萄啊。”
爸爸:“可是這里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喜歡吃葡萄啊。”
珍珍:“誰還喜歡吃葡萄?”
爸爸:“媽媽也喜歡吃葡萄啊,這個葡萄是媽媽買給你的,因為媽媽知道你喜歡吃葡萄,媽媽很愛你所以才給你買的葡萄,你也應該學會愛媽媽啊。”
珍珍點了點頭,把葡萄拿過來給爸爸、媽媽吃。
爸爸接著說:“珍珍真棒,以后有好吃的東西要分著大家吃,要懂得關心他人知道嗎?”
珍珍一邊吃著葡萄,一邊點了點頭。
還有一次,媽媽加班到很晚才到家,剛到家,珍珍就纏著媽媽,讓媽媽給她講故事。媽媽加班很累,想要休息一會兒,就拒絕了珍珍的請求。珍珍很生氣,在吃飯的時候竟然不讓媽媽吃飯。
媽媽:“珍珍,你為什么不讓媽媽吃飯?”
珍珍:“媽媽沒有給我講故事。”
媽媽:“媽媽上班很辛苦的,而且今天還加班,媽媽已經很累了,媽媽沒有精力再去給你講故事了,珍珍自己看一會兒故事書好不好?”
珍珍:“可是我看不懂啊,我想讓媽媽給我讀。”
媽媽:“珍珍今天先看一會兒漫畫書,媽媽明天再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珍珍仍然堅持讓媽媽給她講故事,這個時候爸爸走過來說:“媽媽上班很辛苦的,珍珍應該體諒一下媽媽。如果把媽媽累壞了,誰給珍珍做飯,誰給珍珍講故事呢?”
珍珍:“那爸爸給我講。”
爸爸:“媽媽生病的話,爸爸要照顧媽媽,不能給珍珍講故事。爸爸這么關心媽媽,珍珍是不是也應該關心一下媽媽呢?爸爸、媽媽平時上班都很辛苦,我們在外面忙了一天,下班回來很累,爸爸、媽媽辛苦在外面賺錢,是想要給珍珍更好的生活,爸爸、媽媽愛珍珍,珍珍也要愛爸爸、媽媽知道嗎?”
除此之外,珍珍的父母也懂得在孩子面前適當地“示弱”。
爸爸、媽媽生病的時候,會讓珍珍幫忙倒水;出去買東西的時候,會讓珍珍幫忙拿一些小東西;媽媽在打掃衛生的時候也會讓珍珍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媽媽做完飯的時候,會讓珍珍幫忙拿碗筷……爸爸、媽媽還經常表揚珍珍“寶寶真棒,能夠幫爸爸、媽媽做這么多事情”。每次受到表揚的珍珍都非常高興,爸爸、媽媽的鼓勵總是讓珍珍干勁十足,總是非常積極地幫爸爸、媽媽做事情,看到積極的珍珍,爸爸、媽媽感到很滿足。
珍珍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變得越來越懂事了,每天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她都會幫爸爸、媽媽開門,幫爸爸、媽媽拿拖鞋,讓爸爸、媽媽先坐下休息一會兒,然后給爸爸、媽媽倒水。等到這些都做完了,就會和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辛苦了。”
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珍珍懂得了父母的辛苦,在這個過程中她學會了體諒他人,學會了感恩。
專家解讀:
珍珍確實是一個懂事的小女孩,而她之所以懂得感恩,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爸爸、媽媽并沒有嬌慣珍珍,而是讓她學著體諒父母,學著關愛他人。
在珍珍的家庭中,爸爸并沒有當甩手掌柜,而是和媽媽一起完成家里的事情,爸爸體諒媽媽,覺得媽媽上班很辛苦,不應該讓媽媽一個人完成所有的家務,爸爸的這個舉動影響著珍珍。除此之外,珍珍也不是家里的小公主,爸爸、媽媽沒有萬事都依著珍珍,當珍珍將喜歡吃的葡萄放到自己的面前的時候,爸爸對珍珍進行了教育,讓珍珍知道了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還要分享。而且爸爸、媽媽還讓珍珍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給予珍珍適當的表揚,讓珍珍從中體會到快樂,并且讓珍珍知道家人的辛苦,促進了珍珍對家人的理解和關愛。
想讓孩子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家長們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讓孩子學會體諒他人,讓孩子學會付出。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如果孩子幫助家庭做了一些事情,無論事情是大還是小,家長們都要對孩子說“謝謝”,讓孩子在付出的時候能夠收獲到喜悅,當他們收獲了別人真誠的感謝的時候,這種喜悅是發自內心的。讓孩子意識到幫助他人能夠獲得快樂,他就會愿意主動去幫助別人,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同時也會對別人的付出心懷感恩。
給家長的話
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對于孩子的付出都是不求回報的,家長們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但是不能讓孩子有理所當然的意識。
上一篇:倔強的孩子,好勝要強
下一篇:內向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