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人的羞辱,置之不理
在生活中,我們首要的目標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為了求得所有人的認可。在我們身邊,每個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都是不一樣的,總會有一些跟自己合不來,他們有可能會對我們的言行進行羞辱,其實這都是極為正常的。因為我們不可能贏得所有人的心,在我們的朋友圈子以外,總會有那么幾個人,肆意羞辱著我們,不懷好意地看著我們。不管我們怎么去做,我們都不可能讓這樣的人對我們的言行進行贊賞。
對此,對于這些人的羞辱,內心強大的我們需要看得開。當然,不予理睬才是最有力的回擊,如果我們心不甘情不愿,打算與其較真,那最后吃苦頭的是我們自己。既然那些羞辱我們的人是絲毫不會理解我們的,那他的羞辱對于我們而言,那就是毫無意義的,它們就好像盤旋在我們頭頂上嗡嗡叫的蒼蠅一樣,我們可以不予理會,它自然會飛向其他的地方。所以,看開他人的羞辱,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生氣、憤怒,我們所需要的是知己,而不是這樣一些惟恐天下不亂的人,因此,擴大內心力量,在淡然中忍耐,看開來自他人的一切羞辱。
別人羞辱自己,那并不意味著自己的價值毫無存在。別人看輕了自己,沒有關系,只要我們自己看重就行了。如果別人肆意羞辱,而那些羞辱的言辭是毫無根據的,不要生氣,不要看不開,你只需要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在忍耐中淡然面對,這樣才會越發體現你超凡的人格魅力。
1897年5月6日,維克多·格林尼亞出生在法國瑟兒堡的一個有名望的資本家家庭。當時,他的父親經營了一家船舶制造廠,有著萬貫的家財。在格林尼亞童年時期,由于家境的優裕,再加上父母的溺愛和嬌生慣養,使得他在瑟兒堡四處游蕩,盛氣凌人。那時候,他沒有理想,沒有志氣,根本不把學習放在心上,整天夢想著成為王公貴人。由于他長相英俊,當地的那些美麗的姑娘,都愿意與他交往。
但是,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剛從巴黎來到瑟爾堡的波多麗女伯爵竟然毫不客氣地對格林尼亞說:“請站遠一點,我最討厭被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我的視線!”這句話就好像針扎一般刺痛了他的心了,剛開始,他為這句話而自卑、瘋狂、偏執,但不久之后,他就醒悟了。他開始悔恨自己的過去,產生了羞愧和苦澀之感,他決定發奮學習,發誓一定要追回過去所浪費掉的時間,而每當自己的靈魂和肉體麻木的時候,他就用這句話來刺痛自己。后來,他決定遠離家鄉,臨走之前,給家人留下了這樣一封書信:“請不要探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學習,我相信自己將來會創造出一些成就來的。”
格林尼亞來到了里昂,拜路易·波韋爾為師,通過兩年刻苦的學習,他終于補上了過去所落下的全部課程。后來,他進入里昂大學插班就讀,在上大學期間,他贏得了有機化學權威菲利普·巴爾的器重,在巴爾的幫助下,他將老師所有著名的化學實驗重新做了一遍,并準確糾正了巴爾的一些錯誤和疏忽之處,就這樣,這些大量的平凡實驗中誕生了格氏試劑。
格林尼亞就好像打開了科學的大門,他的科研成果不斷地涌現出來。基于其偉大的貢獻,191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其諾貝爾化學獎。這時,他收到了那位波多麗女伯爵的賀信,里面只有一句話:“我永遠敬愛你。”
波多麗女伯爵話語的羞辱,竟然成為了格林尼亞前進的動力。雖然,剛開始聽到這樣的語言,他也自卑、瘋狂、偏執、較真過,但很快他就醒悟了,他覺得自己應該看得開,那就要忍耐這些羞辱,而且應該發奮努力,做出卓越的成績。果然,當格林尼亞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那位曾經羞辱自己的波多麗女伯爵只說了一句話“我永遠敬愛你”。
一個人如果總是患得患失,太注重別人的態度,并將自己的得失建立在別人的言行上,那自己怎么會開心呢?對于自己的所做作為,別人肆意羞辱,那就讓他羞辱好了,又何必在乎一個自己原本不在乎的人所說的話呢?如果對方沒看清楚事實,那根本就是這個人的損失,與自己無關。我們應該學會忍耐,看得開,給予對方最有力的回擊。
上一篇:奮斗與拼命,你終會成為人生的贏家
下一篇:對辦公室里的性騷擾大聲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