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主見,別人云亦云
可能你經常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我總是碌碌無為?”但你想過沒有,你主宰了自己的大腦了嗎?你是否在工作中人云亦云呢?對于未來的職場前景,你有自己的規劃嗎?可能一到需要選擇的時候,你還是會輕易地聽了別人的話,順了別人的心。其實你應該懂得“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別人的意見只能是個參考。如果別人的意見輕易地左右了你的決定,那只能是你的錯。不要事事都聽別人的,你應該多聽聽自己的。
明朝張居正有句名言:“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謀之貴眾,行之貴力,斷之貴獨。”當斷不斷,優柔寡斷,往往錯失良機,貽誤全局。切忌“筑舍道旁,無時可成”。
人應該是獨立的。獨立行走,使人類脫離了動物界而成為萬物之靈。我們的成長過程就應該是一個逐漸獨立與成熟的過程,也是一個情商不斷培養的過程,高情商的人通常都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會人云亦云。
伊芙琳·格蘭妮生長在蘇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農場,從8歲時她就開始學習鋼琴,并漸漸地顯露出了她在這方面的天賦。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日俱增,并選擇了音樂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但不幸的是,她的聽力卻在漸漸地下降,醫生斷定是由于難以康復的神經損傷造成的,而且斷定到12歲,她將徹底耳聾。盡管這樣,她對音樂的熱愛卻從未停止過。
父母和老師開始勸阻伊芙琳·格蘭妮,希望她不要再浪費時間。但是,伊芙琳·格蘭妮堅持自己的選擇,她沒有停止對音樂的追求。
她的理想是成為打擊樂獨奏家,雖然當時并沒有這么一類音樂家。為了演奏,她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聆聽”其他人演奏的音樂。她只穿著長襪演奏,這樣她就能通過身體和想象感覺到每個音符的振動,她幾乎用她所有的感官來感受著她的整個聲音世界。
她決心成為一名音樂家,而不是一名耳聾的音樂家,于是她向倫敦著名的皇家音樂學院提出了申請。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一個耳聾的學生提出過申請,所以一些老師反對接收她入學。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師,她順利地入了學,并在畢業時榮獲了學院的最高榮譽獎。當她從這所學校畢業后,真正地成為一名打擊樂獨奏家。她的音樂傳遍了全世界,感染了無數的音樂愛好者。
至今,她作為獨奏家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她很早就認識到,不能僅僅由于醫生診斷她會完全變聾而放棄追求,因為醫生的診斷并不意味著她的熱情和信心不會有結果。
伊芙琳·格蘭妮之所以能成功,正是由于她是個有主見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說:“最初時我就已經決定,一定要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不被任何人的意見所左右。”事實也證明,她成功了。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都要有主見,不要被他人的論斷束縛腳步。向著自己心靈所指的地方,勇敢地向前走去。
現今社會,在教育方面有一種“溫室效應”,即受教育者受到家庭、社會、學校尤其是家庭方面的過分溺愛,從而養成任性固執、追求享受、獨立性差、意志薄弱、責任感淡漠等性格。對于他們來說,破除對他人的依賴極為重要。
凡事靠自己,形成獨立的性格,才能真正成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為此,要培養自己做事有主見的性格。如果你是一個有依賴性的人,那么,從現在起,你必須學會自控,學會獨立面對各種生活問題,為此,你需要做到:
1.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
面對人生的困境,你要懂得,求人不如求己。總想著依靠他人的幫助的人,總想有人能在危難時攙扶你一把,你永遠也無法完成任何偉大的事業。只有自主的人,才能傲立于世,才能力壓群雄,也才能開拓自己的天地。潛能激勵專家魏特利曾說過這樣的話:“沒有人會帶你去釣魚,要學會自立自主。”
2.不要總是指望他人的幫助
不可否認,人生在世,總要或多或少地依靠來自自身以外的各種幫助,如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社會的鼓勵……可以說,人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已開始接受他人給予的種種幫助。然而,有些人卻把自己立身于社會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和朋友的身上。這樣的人,顯然不可能在生活上自立自強,在事業上有所作為。有句話說:靠吃別人的飯過日子,就會餓一輩子。
3.不要再隨波逐流
我們要有主見,就不能凡事都隨大流,碰到挫折便畏縮不前,盲目地聽從別人意見,否則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個性,成為別人的尾巴,任別人擺布,或者為了滿足他人的愛好,而不惜天天戴著精心制作的假面具,違背自己的人格,失去了做人的主體而成為奴隸,這樣的人活著有什么意義,有何價值呢?
如果你想在職場做出一番成績,就必須全面、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通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的加工過程,抓住事物發展的規律,結合自身的條件,制定符合實際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在實施中根據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修正理想和目標,使人生幸福之路永遠長青。
4.要學會獨立思考
聰明的人都有獨立思考的習慣,他們不會人云亦云,而是會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如果你貌若天仙,卻給人一種沒大腦的印象時,你的魅力也會頃刻間蕩然無存。
5.有主見并不是固執己見
我們要有主見,不是孤家寡人,不是堅持錯誤,更不是不聽別人的意見。恰好相反,堅持主見就是要虛心地聽取并接受正確的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善于把個人主見講給別人聽,取得別人的認同支持和幫助。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不斷地升華個人的主見,使個人主見不斷地完善和發展。
英國歷史學家弗勞德說:“一棵樹如果要結出果實,必須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樣,一個人首先要學會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運的饋贈。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可能做出成就。
上一篇:凡事想開一些,快樂就會不請自來
下一篇:出走半生,歸來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