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打開孩子心靈的門戶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談到自己的苦惱:“我的兒子在幼兒園非常不老實,做游戲時不好好做游戲,學唱歌時不好好唱歌,坐不住,亂跑亂跳!”“我女兒很聰明,但就是特別粗心,考試時大題不會做,小題總出錯!常被老師點名批評!”“我家女兒上課總是不注意聽講,課下什么也不會,因為這我打過、罵過,總是不管用!”“我的兒子做作業(yè),總是磨磨蹭蹭,一會兒動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一點作業(yè)都要做到半夜”……其實,這些父母苦惱的問題都能歸結(jié)到一點——孩子注意力差。
面對此情此景,一部分家長要么采取“棍棒式”教育——訓斥或者體罰,要么是常常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實際上,這都是兩種教育上的誤區(qū)。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非但不會好轉(zhuǎn),反而會對孩子產(chǎn)生很大的危害!
為此,作為父母,我們要趁早對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引起重視,要知道,注意力的訓練是孩子知識教育的前提,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門戶。門開得越大,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渙散了或無法集中,心靈的門戶就關(guān)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色彩斑斕的,事物也是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那么,我們憑什么會對周圍的事物有這樣的感知力呢?又是如何得出我們的結(jié)論呢?其實,能讓人類產(chǎn)生這樣感覺的原因,就是人們擁有注意力。
正因為如此,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這樣評價注意力:“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jīng)過它才能進來。”就連偉大的革命導(dǎo)師馬克思也同樣表示:“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
由此可見注意力是多么重要。可以說,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切信息與智慧,都是借由注意力才獲得的。作為大腦進行感知、思維、記憶、邏輯判斷等所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注意力是一切認識的基礎(chǔ)。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之所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與其擁有良好的注意力有很大關(guān)系。良好注意力對他們幫助很大。
英國細菌學家弗菜明,在諸多的培養(yǎng)器皿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長出了團青色霉菌的培養(yǎng)皿。他對這個現(xiàn)象格外注意,并由此展開了認真的觀察,還進行了嚴謹?shù)呐囵B(yǎng)研究。最終,他發(fā)現(xiàn)了一種強有力的殺菌物質(zhì)——青霉素。
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從小就有專注于學習的習慣,即便有其他小姐妹過來惡作劇,她依然不為所動,繼續(xù)認真學習。成年后的居里夫人在科研工作中更是認真專注,即便獲得了學術(shù)上的巨大成就和榮譽后,她依舊專心于科學事業(yè)。
法國雕塑家羅丹,一生熱衷于雕塑。一次,一位朋友前來他的家中作客,但他依然沉浸在雕塑中,且一邊修改一邊念念有詞,直到兩個小時后才滿意地停止,而他的朋友就這樣等了他兩個小時。
類似這樣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再來看看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認真專注的故事。
王羲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在他很小的時候,練字就認真刻苦。
據(jù)說,從他手上寫完作廢的毛筆,能堆成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在他門前,有個小水池,因為王羲之經(jīng)常在這個水池里洗毛筆、沖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被人們叫作“墨池”。
長大以后,王羲之在書法上的造詣已經(jīng)十分深厚了,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練習。
有一天,王羲之練習書法期間忘記吃飯,丫鬟就送來他平時最喜歡吃的蒜泥和饃饃,并囑咐他吃,但王羲之好像根本沒聽到,依然在練習,丫鬟沒辦法,就去告訴王羲之的夫人。
王羲之的夫人攜著丫鬟就進書房看看,結(jié)果看到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nèi)滩蛔⌒Τ隽寺暋?/p>
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看著字,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的字已經(jīng)很不多了,要注意身體,別只顧著練字了。”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不錯,但是一直在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家,不苦練是不會成功的。”
經(jīng)過艱苦摸索,王羲之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稱贊他寫的字像彩云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王羲之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書法家之一。
可見,古今中外的學者都非常強調(diào)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不集中,學問就很難做好。其實不只是做學問,無論哪個行業(yè),無論做什么事,幾乎每一位歷史人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無一不與注意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然而,不得不說,我們的孩子的注意力狀況令人堪憂。《中國青少年注意力狀況調(diào)查報告》顯示,在接受調(diào)查的2000多名學生中,能在上課時做到集中注意力的只有58.8%,能堅持聽課達到30分鐘以上的只有39.7%的人。而自習時,則只有48.6%的人可以集中注意力,有超過20%的人經(jīng)常走神。
另外,根據(jù)調(diào)查報告,我們得知,在這些孩子中,表示明確得到過來自學校、父母或社會中關(guān)于提高注意力的幫助的只有16.1%的,有52.7%的人表示,父母和學校開始認識到注意力對于自己學習的重要性了。這樣的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竟然有高達一半的孩子的父母是不關(guān)心孩子注意力問題的。不僅如此,當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時,一些父母也只是告誡和提醒,認為孩子是不聽話或者不愛學習造成的,并沒有深刻了解和認識注意力的問題。
對于孩子來說,注意力是他成長道路上絕對不能被忽略的一項能力。孩子游戲玩耍時需要注意力,否則無法體會到酣暢淋漓的快樂;學習時需要注意力,否則無法真正學習到知識;在與人交往時也需要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與他人建立起最基本的聯(lián)系……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注意力可以幫他打開心靈的窗戶,讓他能更廣泛、更深入地接觸、認識并了解這個世界。
總之,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天才,首先是注意力,而專注力是一種習慣,而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抓得越早,后面效果就越好。
上一篇:大聲笑出來吧,獲得心理自愈
下一篇:如果愛,請珍愛